自1903 年法國科學家皮爾卡將乙炔氣運用到金屬切割和焊接,乙炔氣成為金屬焊割的主要工業切割氣,已歷百余年。但由于乙炔氣能耗高、污染重、易爆炸、價格高(據資料記載,每生產 1 t 乙炔氣,需要消費 3.3 t 焦炭,3 t 水及 10 800 度電,同時產生污染渣 3 t,污染水 1.5 t),因而乙炔氣已經不能適應人們越來越重視的環保節能、安全和效率的要求,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世界各國都在尋找一種替代乙炔氣的新型工業切割氣。于是石油的副產品--丙烷氣應運而生,由于其能耗比乙炔氣小,安全系數比乙炔氣高,因此很快就進入了工業企業,20 世紀 90 年代初到現在已經占據了約 80% 以上的工業切割氣市場,成為目前我國工業領域最主要的工業切割氣。
近年來,國務院發布了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當前石油燃料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新型工業切割氣的研制成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工業企業一般比較重視煤炭、石油等的資源節約和利用。針對我國工業企業能耗巨大的現實和快速增長的趨勢,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面臨著嚴峻形勢。天然氣是當今最清潔的能源,又是全球共享的資源,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符合我國優化的能源結構。凈化后的天然氣純度很高,天然氣處理后脫除了氣體的雜質,它燃燒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很小,可大量減少大氣污染,節約能源。這種新型工業切割氣進入工業領域后,我國工業企業通過節能減排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天然氣替代丙烷氣這個新型工業切割氣項目的推廣創造了一個十分良好的環境,可以看到這種新型節能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