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盧展工等領導在上海盈德氣體集團滑縣項目建設現場調研。 (本報記者 劉建國 攝)

圖為盧展工等領導在安陽縣曲溝鎮洪巖社區居民家中調研。 (本報記者 劉建國 攝)
□本報記者 王慧敏 李中華
在我市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集中精力推進中原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強市建設,凝心聚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關鍵時刻,11月30日至12月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帶著對安陽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關懷、重視和支持,輕車簡從蒞臨我市調研。
盧展工指出,安陽的工作有很大進展。安陽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持續、總體提升、總體協調、總體有效,呈現出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安陽的干部群眾從上到下都有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發展后勁日益增強。省委、省政府會一如既往支持安陽的工作。我們相信,安陽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市委的領導下,一定能夠和全省一起,學習貫徹好十八大精神;按照十八大精神,結合實際謀劃好安陽的事情;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認真做好安陽的工作,和全國人民一起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省委常委、秘書長劉春良,省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白建國,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張文深,省發改委主任張維寧,省民政廳廳長馮晰,省財政廳廳長錢國玉等陪同調研。市委書記張笑東,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林青,市委常委、秘書長代毅君陪同調研。
要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再接再厲,持續地建設好,持續地規范好,持續地管理好,持續地運行好,持續地發展好,持續地服務好,持續地把好事辦好,讓群眾真正滿意
滑縣產業集聚區錦和新城是盧展工調研的第一站。
錦和新城緊臨滑縣產業集聚區,是我省規模最大的新型農村社區,共整合33個村、12747戶,總投資33.04億元,規劃建筑面積209.7萬平方米,可容納5.4萬人居住。按照“土地整合、村莊整合、統一規劃、集中建設”的思路,錦和新城實現了工業園區、農業園區、農民社區“三區”互動,使農民就業在園區、保障在社區,做到了人口集聚、土地集中、用地集約、效益集顯、資源共享。
11月30日上午,在錦和新城瑞苑小區休閑廣場,盧展工走到群眾中間,同大家一一握手,向大家親切問候。
“盧書記來了!”“盧書記好!”2011年1月,盧展工曾來到正在建設中的錦和苑社區調研,并親自將該社區命名為“錦和新城”。時隔近兩年時間,住進了新房的鄉親們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如今見到盧展工顯得格外激動。
“俺現在住進了樓房,上下樓有電梯,做飯用上了天然氣。”“小區有物業,水管壞了、門壞了,打個電話就有人上門維修。”“政府為俺安裝了太陽能、壁掛爐,冬天在家洗澡也不發愁。”……圍攏在盧展工身邊,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相講述著社區的新生活,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盧書記,十八大開幕那天,俺在電視上看到您了!”“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區居民孫秋菊等紛紛向盧展工匯報著學習十八大精神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