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化工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 【核心提示】
經國務院批準,滄州臨港化工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更名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我省第三個躋身“國家隊”的開發區,對我省化工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成為我省沿海經濟發展的又一高地,對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滄州市委、市政府“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戰略的推進,為滄州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大干快上,在“十一五”收官之際實現華麗轉身。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宗旨,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以開放的理念,創新的思路,構筑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滄州臨港之路”為我省化工產業的發展創建了成功模式,積累了典型經驗。
新一輪大發展的帷幕已開啟,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正聚勢發力。
2010年11月11日,是滄州臨港化工園區發展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是園區高站位、大發展,吹響我省化工產業先鋒號角的一天。這一天,國務院批準滄州臨港化工園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更名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第三家、滄州市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步入了一個更新、更高的發展階段。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分為西區和東區。其中西區8平方公里,主要以精細化工為主,東區110平方公里,主要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合成材料為主。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生態發展的理念,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產業鏈條,培育了一批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重點企業。目前已建成、在建和計劃開工項目共64個,總投資320多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堿化工、精細化工四大產業群為主導的,經濟競爭力較強的臨港產業聚集區。
發揮五大優勢
為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交通。開發區位于滄州市東部,依京津、環渤海,位居渤海灣穹頂處,東距黃驊綜合大港20公里,北距北京220公里、天津110公里,處于北京2小時經濟圈和天津1小時經濟圈內,與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空間距離較短,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及周邊鐵路、高速公路、集疏港路及國省干道、海路、航運等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東出西聯重要的“橋頭堡”。
沿海臨港。黃驊港是我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目前綜合港區建成8個10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水工結構按10萬噸級設計,通過能力5000萬噸以上。同時在黃驊港規劃建設擁有儲存能力86萬噸、輸送能力16萬噸的液體化學品灌區。屆時黃驊港液體化學品碼頭至開發區間將鋪設各類管廊,使港口與開發區連為一體。而且,黃驊港在同區域港口中具有明顯的運輸成本優勢。
豐富的產業資源。國家特大工程西氣東輸的陜京線經過開發區,天然氣供給能力達3億立方米/年,境內有華北和大港兩大油田,建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個大規模煉油廠,原油儲量達15億噸,境內年產原鹽200萬噸,黃驊港每年煤吞吐量達8000萬噸。豐富的資源,為入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能源。
——— 【核心提示】
經國務院批準,滄州臨港化工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更名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我省第三個躋身“國家隊”的開發區,對我省化工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成為我省沿海經濟發展的又一高地,對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滄州市委、市政府“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戰略的推進,為滄州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大干快上,在“十一五”收官之際實現華麗轉身。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宗旨,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以開放的理念,創新的思路,構筑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滄州臨港之路”為我省化工產業的發展創建了成功模式,積累了典型經驗。
新一輪大發展的帷幕已開啟,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正聚勢發力。
2010年11月11日,是滄州臨港化工園區發展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是園區高站位、大發展,吹響我省化工產業先鋒號角的一天。這一天,國務院批準滄州臨港化工園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更名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第三家、滄州市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步入了一個更新、更高的發展階段。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分為西區和東區。其中西區8平方公里,主要以精細化工為主,東區110平方公里,主要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合成材料為主。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生態發展的理念,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產業鏈條,培育了一批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重點企業。目前已建成、在建和計劃開工項目共64個,總投資320多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堿化工、精細化工四大產業群為主導的,經濟競爭力較強的臨港產業聚集區。
發揮五大優勢
為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優越的區位和便捷的交通。開發區位于滄州市東部,依京津、環渤海,位居渤海灣穹頂處,東距黃驊綜合大港20公里,北距北京220公里、天津110公里,處于北京2小時經濟圈和天津1小時經濟圈內,與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空間距離較短,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及周邊鐵路、高速公路、集疏港路及國省干道、海路、航運等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東出西聯重要的“橋頭堡”。
沿海臨港。黃驊港是我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目前綜合港區建成8個10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水工結構按10萬噸級設計,通過能力5000萬噸以上。同時在黃驊港規劃建設擁有儲存能力86萬噸、輸送能力16萬噸的液體化學品灌區。屆時黃驊港液體化學品碼頭至開發區間將鋪設各類管廊,使港口與開發區連為一體。而且,黃驊港在同區域港口中具有明顯的運輸成本優勢。
豐富的產業資源。國家特大工程西氣東輸的陜京線經過開發區,天然氣供給能力達3億立方米/年,境內有華北和大港兩大油田,建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個大規模煉油廠,原油儲量達15億噸,境內年產原鹽200萬噸,黃驊港每年煤吞吐量達8000萬噸。豐富的資源,為入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