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知情人士坦言,舟山LNG項目既不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更不在石油央企擬定的LNG接收站建設選址的候選名單中。“如果按照常規的審批程序,今年舟山LNG項目根本不會拿到路條(99號文),所有的籌備工作也就無從談起。”
LNG接收站項目投資巨大,是必須由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才能啟動的項目。在國家發改委受理項目審核材料前,承建企業不但要準備好項目規劃等一系列文件,而且需要將這個項目提前加入國家整體戰略規劃中。
此前,浙江省發改委在全省規劃了寧波、溫州、臺州和舟山四處LNG項目。但由于舟山懸于海上,在這里接收LNG,并將其與覆蓋浙江全省的天然氣管網連通,成本較高,因此舟山LNG項目始終未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甚至未能擠入擬定的LNG接收站建設選址的候選名單中——這意味著短期內,在舟山建LNG接收站項目基本不可能。
除了一系列國內難題外,更大的障礙在于,新奧集團若要建LNG接收站,必須首先向國家發改委提交與境外供氣方簽署的長期供氣協議。
“這是缺乏國際采購網絡的民營企業致命的短板,因此很多人并不看好新奧的努力。”上述知情者稱。
2005年后,國際油價一路飆升,與其高度聯動的LNG國際價格飛漲,最高時竟升至1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以上,較中海油采購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LNG價格高7倍多,中國LNG采購一時陷于停滯。
“頁巖氣革命后,很多中國企業都認為,美國是扭轉中國進口困局的機會,但中國不是自由貿易協定(FTA)締約國,因此頁巖氣也未能幫助中國走出困境。”該人士表示。
然而,新奧集團卻另辟蹊徑,在加拿大獲得了價格較為低廉的資源。
據趙義峰介紹,幾年前新奧集團即在北美建立了涉足油氣勘探開采和采購的團隊。“為求得低成本進口,我們以不同方式介入了油氣開采、管道運輸、天然氣液化、出口基站建設和遠洋運輸等環節的LNG全產業鏈,這其中既有入股模式,也有鎖定價格模式,總之一切為了降低成本。”
對于新奧集團在北美獲取天然氣資源過程的細節,趙義峰及其他相關人員以商業機密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入股擁有200萬噸/年出口配額的加拿大公司后,新奧集團迅速與舟山市政府接洽,謀劃如何在舟山盡早啟動LNG接收站項目。
“三大石油央企因為舟山地理原因(懸于海上),都未將這里納入其接收站選址的候選名單,這就給了新奧機會;同時,它們提出了‘加注站’這個新概念,引起了相關中央政府部門的關注和興趣,于是項目能比較快地獲得通過。”一位舟山市發改委的官員說。
據了解,隨著全球環保呼聲的日益高漲,2011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決定在《國際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約》(MARPOL公約) 附則VI中添加新的一章,為新船制定了能源效率設計指標(EEDI)以降低國際航行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歐盟更進一步規定,2015年船東和船舶經營商將必須在歐洲的排放控制區域內(ECA)使用含硫量不超過0.1%的燃料。
受此影響,挪威船級社預測,至2020年全球大約有1000艘新船會安裝LNG發動機,將占預期新造船的10~15%。
上述舟山市發改委官員向記者表示:“有LNG遠洋輪船,就必須有給其提供燃料的LNG加注站,這正是遠東航運市場的空白。舟山的區位優勢和新奧先進的理念,迅速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認可,于是這個未列入規劃的項目獲得審核通過。”
據他透露,目前這個項目已開始了前期的準備工作,預計2016年底實現正式投產。
趙義峰則介紹道,由于遠東航運市場中LNG比重還很低(幾乎沒有),因此舟山LNG加注站項目初期運營將主要依靠“氣化舟山”、將資源通過海底管道輸入浙江天然氣管網、利用滾轉船向周邊市場分銷等模式,消化已經進口的LNG資源。
“畢竟新奧擁有近120個城市燃氣分銷項目,它們都處在氣源受制于人的艱難境況下。有了上游資源供應,新奧集團的擴張將更加有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