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圈子訊:近日,山東淄博市能源、水務、熱力集團項目簽約儀式在齊盛國際賓館舉行,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等市領導出席。
在簽約儀式上,淄博市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生態網建設合資項目、淄博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合資項目、氫能源綜合利用合作項目、中鋁淄博交通運輸新興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等8個項目現場簽約。
其中在氫能方面,比歐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淄博市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約氫能源綜合利用合作項目。據了解,比歐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系林德公司成員。
據公開信息了解,在6月3日由山東省商務廳主辦,省國際投促中心等承辦的“選擇山東”云平臺線上招商會淄博專場上,林德大中華區對外溝通、政府事務負責人曾琦誠,淄博市商務局黨組成員、淄博市貿促會會長毛中強,淄博安澤特種氣體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高峰進行了線上“三方會談”,力促林德集團與淄博安澤特種氣體有限公司攜手合作,而此次成功簽約,也是此次商談之后達成的最新成果。
氫能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動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也是實現交通運輸、工業和建筑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今年6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簡稱《規劃》)。
規劃突出亮點:
《規劃》明確指出氫能產業發展的路徑。圍繞氫氣制取、氫氣儲運、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燃料電池系統、氫能推廣應用等5個氫能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環節,按照發揮優勢、補強短板、突出重點、提升層次的原則,分別明確了發展的路徑和方向,確立了發展的優先次序,形成了全省氫能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施工表。
《規劃》健全了氫能產業發展的指標體系。確定了技術研發、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等3大類11個具體指標,測算了2022年、2025年、2030年的預期發展目標,特別突出“十四五”,對能夠逐年推進落實的“氫能產業總產值”、“加氫站數量”、“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和“關鍵部件國產化率”等發展目標,從2020年至2025年分年度進行了細化明確,增強發展的指導性。
《規劃》明確了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機統一。圍繞重大發展布局、重點創新平臺、重要基礎設施、重要應用示范等,形成了7個專欄,并規劃布局了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青島中德氫能產業園、濰坊燃料電池發動機制造、淄博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產業化、東營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示范等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重點產業項目,增強了規劃可操作性,保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規劃》提出支持先行先試。加快氫能多領域多場景示范推廣應用,促進氫能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針對加氫站審批管理不明確、氫能標準不健全等問題,鼓勵各地出臺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破解發展瓶頸制約。
在發展階段上,圍繞建設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實現“三步走”:
從現在起至2022年,為全面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工業副產氫純化、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材料和動力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率先取得突破,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物流等商用車領域率先示范推廣。
2023年至2025年,為加速發展階段。產業鏈條健全完備,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制氫、儲運、加氫及配套設施網絡逐步完善,氫能在商用車、乘用車、船舶、港口機械、分布式能源、儲能等應用領域量化推廣。
2026年至2030年,為塑造優勢階段。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全面提升,關鍵技術綜合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企業和品牌,建立氫能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業態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生態體系。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建成集創新研發、裝備制造、產品應用、商業運營于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
在發展布局上,著力“構筑兩大高地、布局兩大集群、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布局兩大集群,形成以濰坊、淄博為龍頭的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集群和以聊城、濟寧為龍頭的燃料電池整車及氫能制儲裝備產業集群。借助兩大高地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兩大集群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培育壯大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為重點區域的“魯氫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