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通常我們看到的空氣是處于氣體狀態,而水則容易變為氣態(水蒸氣)和固態(冰)。實際上,任何物質都有可能以氣、液、固三種狀態存在。這種狀態之間的轉變稱為“相變”。產生相變的溫度取決于物質的種類和壓力。
產生相變的內在原因是由于當溫度變化時,組成該物質的分子運動情況發生了變化。溫度降低時,分子運動減慢,分子之間的距離縮小,相互之間的作用力增強,直至吸引力增大到處于液體狀態。此時的溫度就是液化溫度。由于空氣在大氣壓力下的液化溫度在-191.3~-194.3℃,所以在常溫下均以氣態形式存在。但是,只要溫度足夠低,空氣不但能轉變為液體,甚至也可能轉變為固體。
產生相變的內在原因是由于當溫度變化時,組成該物質的分子運動情況發生了變化。溫度降低時,分子運動減慢,分子之間的距離縮小,相互之間的作用力增強,直至吸引力增大到處于液體狀態。此時的溫度就是液化溫度。由于空氣在大氣壓力下的液化溫度在-191.3~-194.3℃,所以在常溫下均以氣態形式存在。但是,只要溫度足夠低,空氣不但能轉變為液體,甚至也可能轉變為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