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氣體目前在高壓開關中普遍使用的一種絕緣氣體。但是SF6氣體是“京都協議”中禁止的排放的一種氣體,對大氣層破壞嚴重。當然若在高壓開關中有泄漏的話,會降低其絕緣能力。因此對SF6氣體的泄漏檢測就顯的尤為重要。目前常見的SF6氣體檢漏方法有多種,各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粵佳氣體將逐一討論:
目前常規的SF6檢漏手段包括肥皂水試漏、局部包扎法檢漏、檢漏儀檢漏及紅外成像法檢漏等等。
一、泡沫檢漏法:采用在檢漏部位涂刷肥皂水,看其有無氣泡產生。需要基本知道泄漏部位以后才能進行檢漏確認,同時,對于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的帶電部位無法檢測,且工作量大,適用性差。
二、定性檢漏法:將檢漏儀探頭沿斷路器各連接口表面和鋁鑄件表面移動,根據檢漏儀讀書判斷氣體的泄漏情況。此方法工作量大,沒有目的性,若探頭移動速度過快,容易錯過漏點;檢漏時受到風速影響,泄漏氣體容易被風吹走而影響檢漏,同時對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的帶電設備無法檢測。
三、包扎檢漏法:將充氣設備包扎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后再采用檢漏儀在包扎體內部進行檢漏,檢查包扎部位的漏氣情況。工作量大,有些部位包扎困難或無法包扎,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的帶電部位無法檢測,同時,該方法屬于局部面檢測,不易快速找準泄漏點。
四、紅外成像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新技術的檢漏方法,但在實際使用中也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紅外成像的檢測精度不高,微量泄漏根本檢測不出來,泄漏量大的部位也需要多次調整焦距,才能找到漏點;另外室內GIS設備安裝較為緊湊,對內部的檢漏較為困難。對于室外HGIS設備,由于安裝高度較高,也使得對設備頂部、邊沿或隱蔽的地方檢漏較為困難,加上室外風速、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一些存在輕微滲漏的HGIS設備就更難以用光學成像法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