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骨科醫院骨腫瘤科郭征教授帶領的團隊,采用金屬3D打印技術制備出與患者鎖骨和肩胛骨完全一致的鈦合金假體,并成功植入骨腫瘤患者體內,成為肩胛帶不定形骨重建的世界首次應用,標志著3D打印個體化金屬骨骼修復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鎖骨和肩胛骨屬于肩胛帶部位的不定形骨,罹患惡性骨腫瘤時常常需要完整切除,但傳統重建技術難以獲得滿意的外觀和功能,始終是臨床的棘手問題。3D打印技術可以制備出患者原有正常形態的金屬骨骼,從而替代切除的腫瘤骨骼,恢復肢體的完整性和功能。
3D打印在醫療領域,特別是個體化重建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與傳統個體化假體制備技術比較,鎖骨、肩胛骨等不定形骨的3D打印個體化鈦合金假體具有以下優勢:
1、形狀、結構等空間信息與腫瘤切除后骨缺損的解剖匹配完全一致;
2、表面多孔設計使肌肉、肌腱等軟組織貼附和骨長入率大幅提高,軀體外觀及功能滿意;
3、鏡像建模聯合多孔仿生技術,使假體既具有解剖重建的三維空間精確性,同時又具有內部結構的可調仿生多樣性,在保證強度不變的前提下,彈性模量明顯降低,減少應力遮擋造成的并發癥;
4、采用選擇性激光熔化(SLM)或電子束熔融(EBM)技術,使假體制備更加精確,產品質量穩定;
5、大大縮短假體制備周期(一周內可完成術前設計、3D打印、產品修整、清潔消毒、臨床應用的整個流程),減少患者等待時間;
6、降低假體制作成本,減少原材料損耗;
7、聯合計算機輔助導航手術,可以實現骨腫瘤的精確切除和骨缺損的精準重建,實現復雜結構假體術前設計、制備與植入的完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