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玉兔”睡醒了!國防科工局今天宣布,12日8時21分,嫦娥三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號月球車已于11日5時9分實現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上安全度過首個月夜,經受了長達14個地球日的極低溫環境考驗,標志著我國成功突破了探測器月夜生存技術。
飽睡了登月后的第一覺后,月球上天亮了。太陽從月球東邊冉冉升起,陽光照射在“玉兔”號月球車太陽翼的電池片上,產生電流。“玉兔”號月球車上綜合電子、測控等設備陸續加電,電充到一定值后,接通開關。測控線路傳輸信號到地面,告訴地面科研人員“兔子”醒了。科研人員再從地向月發送信號,設置月球車的工作狀態。
著陸器緣何比月球車“起床”晚?這是因為,月夜降臨的時候,科研人員有意把著陸器和月球車的太陽翼設定在不同角度上。當太陽冉冉升起,陽光先照射到月球車太陽翼,后照射到著陸器太陽翼。月球車先充電,所以先喚醒。
目前,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工作狀態正常,地面各測控站和中心數據接收及處理正常。月夜喚醒后的10余天月晝時間內,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控制兩器開展預定的月面科學探測工作。
“工程各有關方面要充分利用有限月晝期開展工作,盡可能多地獲取科學數據,加強對已獲取科學數據的研究工作,為探月工程后續任務積累經驗、提供支持。”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許達哲說。
第一個月晝里,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所有科學載荷順利開機工作。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月球進行了環拍,并首次對地球進行拍攝。“玉兔”號月球車全景相機進行了環拍,獲得了彩色立體影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