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由于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即:小批量甚至是單個定制的訂單增多。如果使傳統工藝去做、需要開模,無論是效率還是成本都不高;但3D打印就變成做一個和一千個的單個成本其實都是一樣的。在個性化需求的大浪潮下,3D打印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3D打印其實是在你決定要正式投入生產之前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汪祥艮表示,從一個想法到最終確認你設計的方案,包括一些數據的確認,在這個環節里,3D打印機是一個工具,可以讓你在這個環節里不需要到外面去開模;而是利用3D打印設備去做出原型,有了原型之后,你可以做很多事,不僅僅是簡單看外觀的漂亮不漂亮,還有結構上是否合理,功能上是否符合要求。
中國是Stratasys看中的一個增量市場。業內人士估計,3D打印機在中國國內企業級裝機量在400臺左右,2010年以來年增速均在70%左右。
據汪祥艮介紹,3D打印在大部分行業的應用都始于國外市場;目前,國內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高校教育科研、消費電子、普通消費品、重工業零部件、軍工以及模具檢測、文化創意及文物修復等領域,但包括未經應用的領域在內都有很大潛力。
以醫療領域為例,3D打印在歐美醫療機構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而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汪祥艮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由于制作周期、人工成本等因素,國外傳遞樣品或設計圖紙到國內某些牙科診所或機構,由后者使用3D打印完成制作,再給快遞回國外。
“至少在齒科,國內已經認識到3D打印的價值,但不僅僅是3D打印就夠了。”他表示,由于醫療領域的3D打印成品多需要與醫療檢測設備、大數據等結合,還需要前端的軟件配合;比如:軟件接口的適配開發等,與國外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
“任何新技術的接受都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過去的兩三年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或企業嘗試使用3D打印。”汪祥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