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將成為大慶未來又一大立市產業。目前,大慶的決策者和建設者們,綜合分析原料鏈、設備鏈和服務業鏈,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條件,采取“兩端帶中間”發展戰略,打造全產業鏈光伏產業發展模式,上游重點發展無污染、低耗能的高純硅料產業,下游重點發展光伏發電和高端服務業,中游重點發展光伏設備制造產業。
“要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等有利條件,從價值鏈高端切入,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集聚,做大做強光伏產業鏈優勢環節,促進光伏產業集群化和規模化發展,提高光伏產業整體競爭力。”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彥彬在去年召開的大慶光伏產業發展規劃研討會上說。
大慶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完全建成的產業項目,處于起步培育期,但有一定的產業配套基礎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具有產業配套基礎,投資5.6億元的26MW國家太陽能示范工程項目和投資126億元的低碳光伏產業園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同時大慶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產業基地,能夠為太陽能光伏硅化工產業提供重要技術和原料支撐;具有豐富資源優勢,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發電效率相對較高,適合建造風光互補和風光儲多元化應用示范發電系統和大型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運行;具有區位便利條件,大慶、齊齊哈爾、綏化三市連接緊密,同為黑龍江省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能夠形成聯動發展的比較優勢。
記者從市光伏產業領導小組獲悉,大慶光伏產業的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大慶光伏產業技術同國際同步發展;上下游產業帶動中間產業和配套產業規模化發展,實現500MW光伏發電應用,光伏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低碳光伏產業園全部建成,高新區成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到2020年,實現2000MW光伏發電應用,光伏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大慶成為全國光伏應用示范城市。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市將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科學優化產業布局。高新區,重點發展全產業鏈光伏制造業,配套發展工業、商業、辦公樓宇光伏發電應用,其中,新興產業城,重點建設低碳光伏產業園,發展晶硅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集成系統、高端服務等中下游產業以及儲能電池、逆變器、鋁框支架、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產品開發等相關配套產業;長龍湖產業生態新城,重點發展高純度晶體硅材料、薄膜電池、太陽能玻璃等產業;化工新城,重點發展光伏工業氣體、硅化工等產業;溫泉新城,重點發展離網式光伏大棚、光伏小鎮等示范應用。各縣區重點利用鹽堿地、荒草地等未利用地發展光伏發電產業,龍鳳、紅崗、大同規劃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帶,肇州、肇源、林甸、杜爾伯特等縣區規劃分布式風光互補發電示范區。油田產能區,重點利用油田鹽堿地、泡澤地發展離網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