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分網訊 2012年一系列的光伏新政不斷促進光伏產業市場化、規范化,但這是否能夠拯救已陷入危機的光伏產業嗎?
最近幾年,國內光伏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振奮人心。從2010年累計不到800MW,到2011年突破2.5GW,再到2012年預期5GW,國內光伏電站市場正處于大規模啟動的關鍵時刻。國家政策其實已經明朗,就是用下游光伏電站建設拉動上游光伏產品內需。政策刺激下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目前已處于暴發的臨界點,國內光伏電站建設高潮即將來臨!
國內光伏電站建設中的三個新特點
特點1:“突擊搶裝”現象突出
根據業內知名研究機構IMSResearch的統計,2012年上半年國內光伏電站本土市場啟動緩慢,實際安裝量僅為720MW。導致上半年國內市場頹廢的主要原因有:經濟整體放緩、光伏政策不明朗、信貸環境持續惡化、補貼難兌現、并網未解決等。盡管如此,IMSResearch和很多業內知名專家都曾樂觀地預測2012年國內光伏全年裝機量有望達到5GW,即下半年新增裝超過4GW。根據現有形式判斷,全年5GW的目標已很難實現,但光伏電站建設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已是不爭的事實。2012年最后兩個月,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和青海等地都在“突擊”建設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搶裝”現象十分突出。
在國外成熟市場,“突擊搶裝”特點也很突出。以2012年德國市場為例,由于德國在年中下調屋頂光伏補貼,致使其前六個月光伏裝機容量超過4GW,其中僅五月份就新增了2.5GW的裝機量。隨著國內光伏電站市場的正式啟動,政策的不斷調整會讓電站業主與時間賽跑??梢詳喽ǎA段性的“突擊搶裝”會成為未來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的一個特點。
特點2:“冬季施工”漸成常態
分析過去幾年國內光伏電站建設步伐,一般都是上半年松、下半年緊。年初時,國家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諸多年度裝機規劃,可能是考慮到一旦超出預期對財政和電網負擔過大,不宜過度刺激,故上半年建設步伐普遍較慢。到了下半年,國家政策逐步落實到位,信貸環境較為寬松,一系列為緩解光伏行業緊張局勢的短期刺激計劃也陸續出臺。為抓住機會轉瞬即逝的政策黃金期,集中在下半年的光伏電站建設已造成“冬季施工”漸成常態。
對電站業主和建設單位來說,“冬季施工”是一大難題,尤其是國內光伏電站多集中在日照條件優越的西部地區,海拔高、風沙大、進入十月后氣溫就已很低。我們知道,光伏電站建設的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光伏陣列上,大量光伏陣列基礎施工是決定光伏電站整體施工周期的關鍵。傳統的混凝土基礎在冬季施工十分困難,混凝土質量難以保證,這會對建成后電站的長期運營留下重大隱患。在嚴冬季節,混凝土基礎施工甚至完全無法實施。
特點3:“環保建設”已成共識
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光伏的環保質疑主要集中在“硅制造”環節。制造環節的“高耗能、高污染”已通過技術進步逐步加以解決,而光伏電站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破壞才是最致命的。如果不顧場區地形條件和原有生態環境,盲目套用傳統的土建施工方式會引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施工揚塵、廢漿廢水等種種問題。尤其在生態環境脆弱的西部地區,一些光伏電站的建設已造成惡劣的后果:部分地區草場退化、土地沙漠半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區域水土流失、次生地質災害頻發等等,這完全違背了光伏產業“綠色環保”的宗旨。
光伏電站市場繁榮取決于市場機制,裝機成本,更取決于其綠色環保的功效。特別是“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如無視建設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任何產業之路都將行之不遠。事實上,國家相關部門和電站建設單位都已意識到了上述問題,光伏電站的“環保建設”已成為所有業內有識之士的共識。盡管出于地方利益和企業利益的考量,個別地區和一些建設單位還沒有把“環保建設”真正落實到實處??梢源_信的是,隨著光伏政策的完善、相關國家標準的陸續出臺,光伏電站的各種設計、施工、管理和運營的環保規定一定會被強制性執行,“環保建設”將成為主導光伏電站建設的一個新特點。
技術先導立固螺旋樁挑戰冬季電站建設小高潮
如何應對上述光伏電站建設中的新特點,技術創新是前提,質量保證是核心,系統服務是關鍵。諾斯曼能源開發的專利立固螺旋樁完全契合光伏電站建設新特點,已成功主導電站陣列支架基礎新趨勢。
眾所周知,正是諾斯曼能源開螺旋樁在國內光伏電站建設領域應用之先河。在此之后,光伏支架基礎才分為傳統混凝土基礎與螺旋樁基礎兩大類別。在中國,作為技術先導者和領軍企業,諾斯曼能源第一個建造了立固螺旋樁基礎的MW級光伏電站。迄今已在全球多種環境和地質條件下成功建造了超過數百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同時為客戶提供了專業的系統集成安裝和項目管理服務。針對“突擊搶裝”、“冬季施工”和“環保建設”等光伏電站建設新特點,諾斯曼能源的立固螺旋樁可提供完美的系統解決方案。
“高效施工”應對“突擊搶裝”,立固螺旋樁最高施工效率可達每日10Mwp,完全可以滿足任何工期要求。而且立固螺旋樁對應沙漠、戈壁、凍土、礫砂地層、草原、灘涂、淺灘等各種地質條件都已形成各種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即打即用”應對“冬季施工”,立固螺旋樁是一種鋼樁,施工不受冬季低溫影響、無混凝土養護問題,打樁完畢即可承擔上部支架結構荷載。
“不動不棄”應對“環保建設”,立固螺旋樁施工不動土、不破壞生態和植被、原始地貌不受損害、地面環境不受浸染、無任何施工廢棄物。不僅施工過程中完全環保,采用立固螺旋樁建成后的電站可輕松實現簡單型及經濟型土地的系統再移植。
與傳統混凝土基礎或其他建設方式相比,立固螺旋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綜合成本優勢。建設周期縮短后電站早日并網發電增加了電站運營效益,可靠的螺旋樁降低了電站維護費用,環保的螺旋樁節省了電站遠期生態成本??梢栽O想,有朝一日電站運營期滿后,不僅可迅速恢復環境地貌,回收的螺旋樁即使為廢鋼鐵還有一筆不小的殘值。
2012年底的光伏電站建設市場又現“搶裝趕工”潮,11~12月以來諾斯曼能源就有6~8個光伏電站工程同時密集開工。從天寒地凍的東北、寒風凌厲的西北一直到烈日凌空的海南,諾斯曼公司的數百臺螺旋樁機正奔忙在全國各地,預計這種繁忙的狀態還將延續到明年。
綜上所述,立固系統符合新時期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環保光伏”的愿望要求,也是成為主導電站陣列支架基礎必然趨勢的主要原因。
最近幾年,國內光伏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振奮人心。從2010年累計不到800MW,到2011年突破2.5GW,再到2012年預期5GW,國內光伏電站市場正處于大規模啟動的關鍵時刻。國家政策其實已經明朗,就是用下游光伏電站建設拉動上游光伏產品內需。政策刺激下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目前已處于暴發的臨界點,國內光伏電站建設高潮即將來臨!
國內光伏電站建設中的三個新特點
特點1:“突擊搶裝”現象突出
根據業內知名研究機構IMSResearch的統計,2012年上半年國內光伏電站本土市場啟動緩慢,實際安裝量僅為720MW。導致上半年國內市場頹廢的主要原因有:經濟整體放緩、光伏政策不明朗、信貸環境持續惡化、補貼難兌現、并網未解決等。盡管如此,IMSResearch和很多業內知名專家都曾樂觀地預測2012年國內光伏全年裝機量有望達到5GW,即下半年新增裝超過4GW。根據現有形式判斷,全年5GW的目標已很難實現,但光伏電站建設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已是不爭的事實。2012年最后兩個月,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和青海等地都在“突擊”建設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搶裝”現象十分突出。
在國外成熟市場,“突擊搶裝”特點也很突出。以2012年德國市場為例,由于德國在年中下調屋頂光伏補貼,致使其前六個月光伏裝機容量超過4GW,其中僅五月份就新增了2.5GW的裝機量。隨著國內光伏電站市場的正式啟動,政策的不斷調整會讓電站業主與時間賽跑??梢詳喽ǎA段性的“突擊搶裝”會成為未來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的一個特點。
特點2:“冬季施工”漸成常態
分析過去幾年國內光伏電站建設步伐,一般都是上半年松、下半年緊。年初時,國家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諸多年度裝機規劃,可能是考慮到一旦超出預期對財政和電網負擔過大,不宜過度刺激,故上半年建設步伐普遍較慢。到了下半年,國家政策逐步落實到位,信貸環境較為寬松,一系列為緩解光伏行業緊張局勢的短期刺激計劃也陸續出臺。為抓住機會轉瞬即逝的政策黃金期,集中在下半年的光伏電站建設已造成“冬季施工”漸成常態。
對電站業主和建設單位來說,“冬季施工”是一大難題,尤其是國內光伏電站多集中在日照條件優越的西部地區,海拔高、風沙大、進入十月后氣溫就已很低。我們知道,光伏電站建設的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光伏陣列上,大量光伏陣列基礎施工是決定光伏電站整體施工周期的關鍵。傳統的混凝土基礎在冬季施工十分困難,混凝土質量難以保證,這會對建成后電站的長期運營留下重大隱患。在嚴冬季節,混凝土基礎施工甚至完全無法實施。
特點3:“環保建設”已成共識
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光伏的環保質疑主要集中在“硅制造”環節。制造環節的“高耗能、高污染”已通過技術進步逐步加以解決,而光伏電站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破壞才是最致命的。如果不顧場區地形條件和原有生態環境,盲目套用傳統的土建施工方式會引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施工揚塵、廢漿廢水等種種問題。尤其在生態環境脆弱的西部地區,一些光伏電站的建設已造成惡劣的后果:部分地區草場退化、土地沙漠半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區域水土流失、次生地質災害頻發等等,這完全違背了光伏產業“綠色環保”的宗旨。
光伏電站市場繁榮取決于市場機制,裝機成本,更取決于其綠色環保的功效。特別是“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如無視建設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任何產業之路都將行之不遠。事實上,國家相關部門和電站建設單位都已意識到了上述問題,光伏電站的“環保建設”已成為所有業內有識之士的共識。盡管出于地方利益和企業利益的考量,個別地區和一些建設單位還沒有把“環保建設”真正落實到實處??梢源_信的是,隨著光伏政策的完善、相關國家標準的陸續出臺,光伏電站的各種設計、施工、管理和運營的環保規定一定會被強制性執行,“環保建設”將成為主導光伏電站建設的一個新特點。
技術先導立固螺旋樁挑戰冬季電站建設小高潮
如何應對上述光伏電站建設中的新特點,技術創新是前提,質量保證是核心,系統服務是關鍵。諾斯曼能源開發的專利立固螺旋樁完全契合光伏電站建設新特點,已成功主導電站陣列支架基礎新趨勢。
眾所周知,正是諾斯曼能源開螺旋樁在國內光伏電站建設領域應用之先河。在此之后,光伏支架基礎才分為傳統混凝土基礎與螺旋樁基礎兩大類別。在中國,作為技術先導者和領軍企業,諾斯曼能源第一個建造了立固螺旋樁基礎的MW級光伏電站。迄今已在全球多種環境和地質條件下成功建造了超過數百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同時為客戶提供了專業的系統集成安裝和項目管理服務。針對“突擊搶裝”、“冬季施工”和“環保建設”等光伏電站建設新特點,諾斯曼能源的立固螺旋樁可提供完美的系統解決方案。
“高效施工”應對“突擊搶裝”,立固螺旋樁最高施工效率可達每日10Mwp,完全可以滿足任何工期要求。而且立固螺旋樁對應沙漠、戈壁、凍土、礫砂地層、草原、灘涂、淺灘等各種地質條件都已形成各種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即打即用”應對“冬季施工”,立固螺旋樁是一種鋼樁,施工不受冬季低溫影響、無混凝土養護問題,打樁完畢即可承擔上部支架結構荷載。
“不動不棄”應對“環保建設”,立固螺旋樁施工不動土、不破壞生態和植被、原始地貌不受損害、地面環境不受浸染、無任何施工廢棄物。不僅施工過程中完全環保,采用立固螺旋樁建成后的電站可輕松實現簡單型及經濟型土地的系統再移植。
與傳統混凝土基礎或其他建設方式相比,立固螺旋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綜合成本優勢。建設周期縮短后電站早日并網發電增加了電站運營效益,可靠的螺旋樁降低了電站維護費用,環保的螺旋樁節省了電站遠期生態成本??梢栽O想,有朝一日電站運營期滿后,不僅可迅速恢復環境地貌,回收的螺旋樁即使為廢鋼鐵還有一筆不小的殘值。
2012年底的光伏電站建設市場又現“搶裝趕工”潮,11~12月以來諾斯曼能源就有6~8個光伏電站工程同時密集開工。從天寒地凍的東北、寒風凌厲的西北一直到烈日凌空的海南,諾斯曼公司的數百臺螺旋樁機正奔忙在全國各地,預計這種繁忙的狀態還將延續到明年。
綜上所述,立固系統符合新時期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環保光伏”的愿望要求,也是成為主導電站陣列支架基礎必然趨勢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