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頁巖氣勘察開采及監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國土部繼中央財政補貼政策下發后于11月22日公布。
為推進和規范管理頁巖氣勘查、開采創造有利機制和市場條件。
國土部明確提出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領域,實行頁巖氣勘查承諾制。對于普遍存在的礦權重疊問題,國土部明令不符合勘探要求的,重設頁巖氣探礦權。
放開礦權鼓勵多元投資
我國正在探索頁巖氣開發的新模式。
按照上述通知,國土部鼓勵社會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頁巖氣勘查開采領域。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投資勘查、開采頁巖氣。鼓勵擁有頁巖氣勘查、開采技術的外國企業以合資、合作形式參與我國頁巖氣勘查、開采。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說:“國內頁巖氣礦權已經完全放開,允許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在頁巖氣礦權第二輪招標中,一大批非油氣企業進入頁巖氣開發領域。”
相比傳統油氣資源,國家放寬頁巖氣準入門檻,吸引有實力、有資金的各類企業進入。對于不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產勘查資質的,可以與具有相應地質勘查資質的勘查單位合作開展頁巖氣勘查、開采。
在國土部第二輪全國頁巖氣招標中,共有83家企業遞交標書。參與投標企業除三大石油企業外,電力、煤炭、房地產、油氣裝備制造、印染紡織、鋼鐵冶煉等企業參與其中,不具備礦產勘查資質的企業均與相關企業合作投標。
華油能源副總經理金樹茂預計:“第三、四輪招標將有上千家企業參與,涉及產業上中下游。”
為加強頁巖氣勘查開采監督管理,國土部實行頁巖氣勘查承諾制。通知要求,探礦權申請人在申請頁巖氣探礦權(含變更和增列申請)時,應向國土資源部承諾勘查責任和義務,包括資金投入、實物工作量、勘查進度、綜合勘查、區塊退出、違約和失信責任追究等。
同期,國內頁巖氣開發成本高,回報周期長。業內預計,國內頁巖氣早期開發每口井成本在700~800萬美元,甚至上億元投資。
不開展頁巖氣勘查將重置探礦權
對于頁巖氣與傳統油氣礦權重疊的問題,《通知》也有明確的規定。
國土部鼓勵開展石油天然氣區塊內的頁巖氣勘查開采。對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其探礦權人不進行頁巖氣勘查的,由國土資源部組織論證,在妥善銜接石油、天然氣、頁巖氣勘查施工的前提下,另行設置頁巖氣探礦權。
對石油、天然氣勘查投入不足、勘查前景不明朗但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區塊,現石油、天然氣探礦權人不開展頁巖氣勘查的,應當退出石油、天然氣區塊,由國土資源部依法設置頁巖氣探礦權。
“中國可供油氣勘探的區域幾乎全被"三桶油"所占有,主要盆地甚至是全覆蓋,無他人置喙之地。其中許多地方長期投入的工作量很少,沒有新發現也不再做工作,但也不退出,使其他企業無法進入展開新的探索。”石油專家張抗說。
目前國土資源部所提出的第一、第二批頁巖氣招標區塊全部位于未被“三桶油”登記的地區。業內人士都清楚,它們之所以未被圈占主要是因為油氣保存條件不好,至少對常規油氣來說很難獲得經濟開發的油氣儲量,這是經過60余年反復工作后得出的結論。
從目前情況看,其他類型企業進入頁巖油氣領域的途徑有4種:參與國家招標的頁巖氣區塊投標;利用已有或可獲得的其他資源區塊,進行包括頁巖油氣在內的綜合勘探;與掌握大量區塊的石油國企進行雙贏互利的聯合;目前區塊的占有者逐步退出某些區塊,把這些條件較好的地方作為新的勘探區塊去招標。
“這些途徑的實現,歸根結底在于體制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只要改革到位,監管到位,就可能實現我國頁巖氣領域更積極、更快速地健康發展。”張抗說。
為推進和規范管理頁巖氣勘查、開采創造有利機制和市場條件。
國土部明確提出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領域,實行頁巖氣勘查承諾制。對于普遍存在的礦權重疊問題,國土部明令不符合勘探要求的,重設頁巖氣探礦權。
放開礦權鼓勵多元投資
我國正在探索頁巖氣開發的新模式。
按照上述通知,國土部鼓勵社會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頁巖氣勘查開采領域。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投資勘查、開采頁巖氣。鼓勵擁有頁巖氣勘查、開采技術的外國企業以合資、合作形式參與我國頁巖氣勘查、開采。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說:“國內頁巖氣礦權已經完全放開,允許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在頁巖氣礦權第二輪招標中,一大批非油氣企業進入頁巖氣開發領域。”
相比傳統油氣資源,國家放寬頁巖氣準入門檻,吸引有實力、有資金的各類企業進入。對于不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產勘查資質的,可以與具有相應地質勘查資質的勘查單位合作開展頁巖氣勘查、開采。
在國土部第二輪全國頁巖氣招標中,共有83家企業遞交標書。參與投標企業除三大石油企業外,電力、煤炭、房地產、油氣裝備制造、印染紡織、鋼鐵冶煉等企業參與其中,不具備礦產勘查資質的企業均與相關企業合作投標。
華油能源副總經理金樹茂預計:“第三、四輪招標將有上千家企業參與,涉及產業上中下游。”
為加強頁巖氣勘查開采監督管理,國土部實行頁巖氣勘查承諾制。通知要求,探礦權申請人在申請頁巖氣探礦權(含變更和增列申請)時,應向國土資源部承諾勘查責任和義務,包括資金投入、實物工作量、勘查進度、綜合勘查、區塊退出、違約和失信責任追究等。
同期,國內頁巖氣開發成本高,回報周期長。業內預計,國內頁巖氣早期開發每口井成本在700~800萬美元,甚至上億元投資。
不開展頁巖氣勘查將重置探礦權
對于頁巖氣與傳統油氣礦權重疊的問題,《通知》也有明確的規定。
國土部鼓勵開展石油天然氣區塊內的頁巖氣勘查開采。對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其探礦權人不進行頁巖氣勘查的,由國土資源部組織論證,在妥善銜接石油、天然氣、頁巖氣勘查施工的前提下,另行設置頁巖氣探礦權。
對石油、天然氣勘查投入不足、勘查前景不明朗但具備頁巖氣資源潛力的區塊,現石油、天然氣探礦權人不開展頁巖氣勘查的,應當退出石油、天然氣區塊,由國土資源部依法設置頁巖氣探礦權。
“中國可供油氣勘探的區域幾乎全被"三桶油"所占有,主要盆地甚至是全覆蓋,無他人置喙之地。其中許多地方長期投入的工作量很少,沒有新發現也不再做工作,但也不退出,使其他企業無法進入展開新的探索。”石油專家張抗說。
目前國土資源部所提出的第一、第二批頁巖氣招標區塊全部位于未被“三桶油”登記的地區。業內人士都清楚,它們之所以未被圈占主要是因為油氣保存條件不好,至少對常規油氣來說很難獲得經濟開發的油氣儲量,這是經過60余年反復工作后得出的結論。
從目前情況看,其他類型企業進入頁巖油氣領域的途徑有4種:參與國家招標的頁巖氣區塊投標;利用已有或可獲得的其他資源區塊,進行包括頁巖油氣在內的綜合勘探;與掌握大量區塊的石油國企進行雙贏互利的聯合;目前區塊的占有者逐步退出某些區塊,把這些條件較好的地方作為新的勘探區塊去招標。
“這些途徑的實現,歸根結底在于體制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只要改革到位,監管到位,就可能實現我國頁巖氣領域更積極、更快速地健康發展。”張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