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長,據2000年聯合國環境署報告,“在過去的20年里,全世界能源消費增長了50%;到2050年,全球能源消費還將增50%到100%,化石能源資源的有限性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瓶頸。隨之而來的是石油資源的逐漸匱乏、石油價格不斷攀升,有害物質的三廢排放污染加劇,全球氣候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我們居住的環境日趨惡化,節能減排構建新時代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成為一種必要。
因此,大力發展二氧化碳的綠色化利用技術,發展綠色高新精細化工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降低能源消耗率,從源頭上根除或大幅度減少三廢污染勢在必行,由此,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實現廢棄廢物二氧化碳的資源化、綠色化利用,推進化工產業節能、減排,走向綠色化、低碳化。21世紀人類將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問題,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化學工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力發展綠色高新精細化工是唯一出路。
1、化學工業發展的方向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對化學工業的系統結構、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廢料棄物實施生態化、實現綠色化;
化工產品,特別是最終消費品,要保證安全無毒,達到“環境友善產品”的要求;
化學工藝和化學工程要開發閉環零排污新工藝、廢物再生新產品;
設法通過化學轉化、生物轉化、分離降解、重復使用,尋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根據這一理念華東理工大學以煤制甲醇、合成烯烴、環氧化、聯產碳酸二甲酯和二元醇,以綠色原料碳酸二甲酯替代劇毒原料的聚碳酸酯、異氰酸酯、聚氨酯、氨基甲酸酯等農藥、醫藥中間體系列產品的綠色合成,復配清潔甲醇汽油、甲醇柴油等,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間接替代光氣的綠色化利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綠色高新精細化工化工產業鏈。將二氧化碳的減排與綠色化利用有機地結合,降低單位GDP的能源消耗率,提高社會、經濟效益,促進化學工業的安全、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又很好地符合我國的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社會經濟意義,又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戰略意義。 其產業鏈產品圖可以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