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機構MMR(Maximize Market Research)發布工業氣體市場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為999.8 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以6.72%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76.3億美元。眾所周知,工業氣體在醫療保健、食品、制造業等行業中的廣泛用途。在焊接、化學合成和醫療用途等常見應用中,這些氣體被大量生產并通過高壓容器或管道輸送。對清潔能源和替代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正在推動工業氣體市場。隨著氣轉油(GTL)和煤轉油(CTL)等工藝被用于金屬和加工行業,醫療保健和研發以及電子行業,工業氣體市場預計將大幅增長。在技術進步、戰略投資和對可持續性的關注的幫助下,工業氣體市場正在見證驚人的增長。生產設施的持續擴張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增長。對新設施的投資和現有設施的擴建是醫療保健、電子、制造和能源等行業的高需求的結果。其結果也反映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上。以韓國、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家為代表的亞太地區預計將引領全球工業氣體市場。2023 年亞太地區工業氣體市場占有 38.46% 的全球市場份額,受到制造業和航空航天業等因素的推動。僅印度就擁有300多家中小型工廠,年營業額約為300億盧比(6.5億美元)。這一增長得到了食品加工、農產工業、醫療保健和技術部門的支持。印度工業氣體市場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為 12.32%,僅工業氧氣領域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15% 至 17%。自2011年以來,印度的冶金行業增長了約10%。在預測期內,冶金行業預計將占總需求的 31% 左右。北美以近30%的市場收入占據了第二大市場份額。工業氣體市場對美國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占 GDP 的 25%,雇用了 60,000 多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