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1月起,我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國焦煤主要進口國已經轉變為蒙古國和俄羅斯。雖然蒙煤和俄煤進口量穩步增加,但是由于澳煤進口的缺失,我國焦煤庫存量仍在低位。即使焦煤處在供需雙弱的格局中,低庫存也支撐了焦煤的盈利水平,使得焦煤擠占了黑色產業鏈中大部分的利潤,成材及焦炭處在低利潤甚至負利潤中,出現黑色產業鏈利潤分配不均的情況。但對澳煤的管控將從2023年4月起放松,允許部分企業進口澳煤,焦煤的供需格局將趨于寬松,黑色產業鏈利潤格局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2022年1—11月,我國累計原煤產量為409408萬噸,同比增加了41981.4萬噸,甚至較2021年全年仍有2272萬噸增量,2022年國內的原煤供給顯著高于2021年。數據顯示,2023年預計還有2200萬噸左右的煤炭凈新增產能。另外,2023年國內動力煤產能或有所釋放,待動力煤供應壓力緩解后,受保供影響的轉產動力煤銷售的煤種將回流至焦煤生產。
此外,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一產煤大國,也是世界第一煤炭進口國。澳煤進口禁止后,焦煤供應開始偏緊。而后我國轉向進口蒙煤和俄煤,再疊加國內需求轉弱,焦煤供應偏緊情況有所緩解。而澳煤被允許從2023年4月開始再次進口,同時蒙煤和俄煤的焦煤進口量也持穩定增加的態勢,因此,總的來說,2023年國內外焦煤供應都有增加的預期,焦煤供應將繼續恢復。
2022年12月2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2023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公告,對7項煤炭產品的進口暫定稅率,實施至2023年3月31日,自2023年4月1日起恢復實施最惠國稅率。根據公告顯示,2023年3月31日前,包含煉焦煤、褐煤、無煙煤在內的7項煤炭產品的進口暫定稅率為零,自2023年4月1日起,煉焦煤、無煙煤、褐煤稅率增加至3%,煤磚、煤球及用煤制成的類似固體燃料稅率執行5%,其他煙煤稅率執行6%。分國別來看,俄羅斯、蒙古、美國及加拿大等國家關稅由0提升至3%—6%,澳大利亞以及印尼因簽訂自貿協定關稅仍為零??傮w看,這并不會對2023年煤炭市場的供需格局造成太大影響。
首先,目前非澳主焦煤CFR價格最高為325美元/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78,恢復關稅后,進口成本每噸將增加325×6.78×1.13×3%=75元,增加并不多。其次,2023年焦炭仍繼續執行零關稅,而2023年海外有一批焦爐集中投產,若后期焦煤進口成本增加過多,焦煤也可轉為焦炭的形式變相進口至國內。最后,可以說即使2023年4月起取消進口煤零關稅,也不會對2023年煤炭的供應造成太大影響,2023年煤炭供應仍有增加的預期。
2022年下半年,黑色終端需求持續走弱,鋼廠利潤水平低,倒逼原材料降價。目前焦煤總庫存量為2631.3萬噸,同比仍有580萬噸的減量。但是下游焦化企業多處在負利潤,焦企開工積極性不高,對焦煤需求減少,焦煤已連續累庫9周。
2023年焦煤供應仍有同比增加的預期,焦煤供需格局將繼續趨于寬松,庫存也將因此繼續回升。隨著庫存的回升,庫存對焦煤盈利水平的支撐力度將會減弱,焦煤端將讓渡一部分利潤,黑色產業鏈利潤格局將會發生改變。不過焦煤端讓出的利潤并不會向其直接下游焦炭端轉移,而是會流向成材端。這主要是因為焦炭在黑色產業鏈中沒有議價能力,更多是作為鋼材—焦煤直接價格傳導的潤滑劑,利潤通常都是由鋼廠和焦煤端給出,因此焦煤供需趨向寬松后,產業利潤將會向成材端轉移。
供應方面,國產焦煤預計仍有增量,澳煤進口也將有所放松,焦煤2023年總供應同比增加預期強;需求方面,焦企利潤不佳,開工積極性不高,焦煤需求短期難有明顯增加。總的來說,2023年,焦煤供需結構趨于寬松,庫存將會繼續回升,黑色產業鏈利潤將由焦煤端流向成材端,因此2023年可關注做多鋼廠利潤的機會,即多成材空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