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安徽老牌國企淮南礦業整體上市再次以失敗告終。
11月28日,淮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淮河能源,600575)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并與交易各方簽署解除協議。即淮河能源吸收合并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淮南礦業)正式終止。
據公告,終止資產重組的原因是重要標的資產淮河能源西部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部煤電集團)下屬煤礦項目公司“鄂爾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中北公司)和“鄂爾多斯市華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興公司)先后被當地自然資源部門追繳礦業權出讓收益,這一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
據悉,淮南礦業通過增資方式獲取了位于內蒙古的三家煤礦項目公司,由于原股東未完成資源轉化配套項目投建,導致三家公司實際進行了超額煤炭配置生產,故當地政府對礦業權出讓收益進行了追繳,涉及金額共計約36.6億元。
其中,僅有銀宏能源有限公司(下稱,銀宏能源)原股東部分償付礦業權出讓收益,華興公司和中北公司相關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內蒙古此前煤炭資源配置條件相對寬松,除了煤炭轉化項目可以配置煤炭資源外,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項目也可以申請配套煤炭資源,如裝備制造、高新技術項目每投資20億元可配置1億噸煤炭資源。
華興公司、中北公司當年分別憑借華泰汽車項目和60萬噸/年甲醇氣頭改煤頭項目拿到了相應的煤炭資源,但華興公司的華泰汽車項目投資建設并未實際全部完成,中北公司60萬噸甲醇氣頭改煤頭項目則未建。
淮河能源表示,預計“中北公司色連二礦”、“華興公司唐家會礦”可能面臨停產整改、被收回采礦權證或被行政處罰等狀況。據估算,兩個礦井分別涉及產能800萬噸/年、900萬噸/年,占淮南礦業煤炭核定生產能力的23.64%。
淮河能源成立于2000年11月,是淮南礦業控股的國有上市公司,業務主要為鐵路運輸業務、煤炭貿易業務及電力業務。2019年至2021年,淮河能源分別實現營收114.92億元、129.21億元、227.77億元;凈利潤8.8億元、4.75億元、4.36億元。
淮南礦業是淮河能源控股股東,是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6個煤電一體化基地之一,實控人為安徽省國資委,以煤炭、電力的生產與銷售為主。其營收和凈利潤規模遠超淮河能源。
2019年至2021年,淮南礦業分別實現營收444.5億元、417.3億元、592.49億元;凈利潤34.85億元、33.75億元、43.31億元。
今年2月,淮河能源重啟重大資產重組。6月21日,淮河能源發布重大資產重組草案,擬吸收合并淮南礦業100%股權,交易標的作價409.34億元。
此次交易前,淮南礦業通過資產重組方式將部分資產注入了上市公司,淮河控股也做出了業績承諾,承諾在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2.28億元、57.36億元和58.08億元,合計不低于177.72億元。
淮河能源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將實現淮南礦業主業整體上市,有利于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助力上市公司成為大型綜合能源集團。
淮河能源與淮南礦業所從事業務均包含煤炭與電力的生產及銷售,也存在采購及銷售煤炭、燃料及動力、工程服務等關聯交易的情況。通過本次交易,淮南礦業實現整體上市,有助于消除淮南礦業及其下屬非上市子公司與上市公司存在的潛在同業競爭。
這是淮南礦業第二次終止整體上市。2019年10月,淮河能源首次發布重組預案,擬吸收合并淮南礦業。但后來因標的公司下屬企業部分生產經營性資產涉及的土地、房產等相關權屬證明文件未能如期取得,于2020年7月終止重組。
截至11月29日,淮河能源報收2.61元/股,總市值101.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