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投資將達到近5000億美元
今年可能是可再生能源投資超過上游油氣投資的第一年
在一些地方,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收支平衡時間已降至一年以下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油價網10月17日報道,挪威能源研究和商業情報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高現貨電價——尤其是在歐洲的高現貨電價——正在改變公用事業領域的風能和太陽能投資,這是因為不到一年的潛在回報期可能會引發純粹基于項目經濟的可再生資產開發競賽。根據Rystad的研究和分析結果,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資本投資也顯著增加,今年將達到4940億美元,超過上游油氣行業的4460億美元。這是可再生能源投資首次超過石油和天然氣投資。
到目前為止,可再生能源項目——太陽能光伏項目和風電項目——的回報一直不引人注目,主要依靠補貼使項目越過成本基準。最近的大宗商品和供應鏈問題造成的成本壓力本應使情況變得更糟,因為它們逆轉了該行業多年來單位成本的快速提高。然而,Rystad的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的現貨電力價格都將帶來12個月或不到12個月的資金周期回報。
Rystad高級副總裁邁克爾·薩里奇表示:“由于各國爭相獲得安全、廉價的能源,今年對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投資將首次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由于可再生能源項目在某些情況下的回報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年,對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投資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為了理解電力價格飆升對項目經濟的影響,在德國做了一個250兆瓦的通用太陽能光伏資產模型。假設長期電價為50歐元/兆瓦時(49美元/兆瓦時),預期稅后回報率約為6%,回收期為11年。然后假設在啟動年電力價格較高,在第2年和第3年價格一致下降,直到回到長期假設。350歐元或以上/兆瓦時電力價格只會導致1年的回收期,而大約180歐元/兆瓦時(歐盟委員會提議的價格門檻)的電力價格會使回收期減半至5-6年。 但在法國、意大利和英國,350歐元/兆瓦時的電價也會在12個月內產生回報。
并不是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都能在相同程度上受益。
考慮到上述國家8月份的平均現貨電力價格均超過400歐元/兆瓦時,公用事業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效益似乎令人信服。可再生能源相對較低的運營成本加強了他們的理由,因為即使長期電價大幅下降,回報也將保持強勁。
從歷史上看,項目需要確定的現金流來獲得資金,通常是通過電價和/或電力購買協議(PPAs)。 盡管這些機制保護項目免受電力價格下跌的風險,但這確實意味著有限或完全不受現貨市場高電力價格的影響。事實上,由于這個原因,大多數歐洲太陽能和風能項目并沒有從當前的高電力價格中受益。然而,盡管在可再生能源項目開始建設之前,清除監管和其他障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如果人們認為高電力價格將持續下去,開發商和融資方都應該努力讓項目盡快投產,并最大限度地承擔批發價格的風險——因為一旦前期成本得到收回,即使電力價格回落到接近歷史水平的水平,回報也將非常有吸引力。
此外,Rystad的研究和分析結果顯示,投入可再生能源的資金首次超過上游油氣(包括待重新開發和未開發,但不包括勘探)。 如果高電價確實持續下去,并且開發商迅速將新產能投入使用,那么誘人的經濟效益甚至可能加速歐洲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增長。
文章來源:油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