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鉆機地帶8月22日報道,隨著美國和巴西的石油流入世界最大消費地區,亞洲的原油現貨市場正在走軟,加劇了對中東生產商的競爭。
據處理這些貨物的貿易商稱,韓國、印度等買家本月從美國購買了大量原油,超過2000萬桶,大部分于11月抵達。此外,他們說,一些來自北海和巴西的原油也被運走。
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在8月份跌至數月低點,貿易商們對年底前的供應前景進行了評估。油價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緩的擔憂加劇。
Vanda Insights創始人Vandana Hari表示,我認為歐佩克生產國將密切關注實物市場日益疲軟的跡象。這將使他們更加警惕,尤其是如果他們在亞洲的最大買家正在搶購更多的長途原油。
進入亞洲的長途貨物增加(所需時間是中東原油的兩倍),已迫使波斯灣原油的現貨溢價下降,日本需求下降也帶來了額外壓力。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匯編的數據顯示,阿曼原油期貨對迪拜掉期的溢價較一個月前減少了一半以上。迪拜掉期是衡量亞洲中東原油現貨桶強弱的一個指標。
本月原油期貨價格下滑,降低了原料成本,但除了日本以外,亞洲地區對現貨的需求一直相對強勁。柴油等燃料的煉油利潤率在觸及兩個月低點后出現反彈,促使一些當地加工商不再減少開工率。
據貿易商表示,本月迄今為止,日本買家在從阿布扎比搶購他們青睞的原油以備10月份裝船方面進展緩慢。貿易商稱,Idemitsu Kosan Co.計劃在10月至11月對其橫濱工廠進行維護,以控制部分消費。
文章來源:鉆機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