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的熱浪對天然氣供應造成巨大壓力
今年冬天,各國將面臨天然氣短缺
全球天然氣價格正在飆升,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相當于每桶原油410美元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美國油價網報道,今年夏天的熱浪和預計今年冬天的天然氣短缺正在推動天然氣價格越漲越高。
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在短短3天內飆升14%,創歷史新高,延續了近幾周以來的天然氣價格上漲趨勢。熱浪襲人,發電需求旺盛,產能大國管道供應處于低位,而歐盟各國則趕在冬季到來之前爭相填滿各自天然氣儲備,能源和天然氣供應將實行配給,一些行業將關閉生產,家庭將支付高昂的取暖和電力價格。
歐洲天然氣價格時下處于最不穩定的位置,但美國和亞洲的天然氣價格也在上漲。電力對天然氣的需求很高,美國的天然氣產量持平,而主要的亞洲買家又回到了液化天然氣市場,以確保冬季的供應。
由于液化天然氣現在是一種全球大宗商品,基準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在世界各地都在飆升。當供暖季節臨近時,它們甚至會上漲得更高。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現在相當于410美元一桶石油
荷蘭TTF中心的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8月15日至8月17日上漲14%,單單8月17日就上漲6%,達到每兆瓦時240美元(236歐元)的新紀錄。自6月份以來,天然氣價格已經翻了一番。
丹麥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日前表示,歐洲基準天然氣目前的交易價格相當于每桶原油410美元,這凸顯出“天然氣價格對歐洲地區經濟的削弱影響”。
這種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正在沖擊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工業,在能源成本飆升的背景下,企業宣布停產或減產,“直到另行通知”。業界警告稱,生產和運營減少可能導致供應鏈和生產鏈崩潰。歐洲各國政府正忙于確保足夠的天然氣過冬,同時在減輕家庭成本負擔和避免工業崩潰和能源公司破產之間走鋼絲。
由于天然氣短缺和熱浪限制了其他燃料來源的供應和產出,歐洲的電力價格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不斷飆升,8月16日,作為歐洲基準的德國電力價格躍升至每兆瓦時508美元(500歐元)以上,創歷史新高。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總裁克勞斯·穆勒日前告訴彭博社記者,盡管天然氣庫存增加速度比往常更快,但如果產能大國完全暫停輸送天然氣,德國的庫存天然氣僅夠今年冬天消費兩個半月。
能源咨詢和分析公司Energy Aspects研究主管阿姆里塔?森8月17日向彭博社記者表示:“高企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負擔實際上意味著,明年我們將看到歐洲經濟出現一些急劇收縮。”
美國天然氣價格也上漲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是美國基準價格的7倍左右。但美國亨利中心的天然氣價格也大幅上漲,達到了14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由于美國國內天然氣產量持平、電力部門在熱浪中對天然氣的需求持續強勁、天然氣庫存低于正常水平、自由港液化天然氣出口終端停產以及為國內消費提供更多的天然氣。自由港液化天然氣供應中斷導致亨利中心天然氣價格在6月份下降39%。但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近日表示,7月份,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高于正常水平,導致電力行業對天然氣的需求強勁,這吸收了自由港大部分與液化天然氣相關的過剩產量,并抑制了天然氣庫存的更快增長。此外,EIA指出,美國天然氣價格波動性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EIA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可用天然氣庫存量比5年平均水平下降12%,比去年同期下降10%。
由于自由港液化天然氣出口終端不可抗力,美國基準天然氣價格在6月初出現暴跌,但自6月底以來迄今已經上漲70%,近日甚至達到2008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每百萬英熱單位超過9.30美元。
以百萬英熱單位當量計算的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現在接近70美元,大約是美國基準價格的7倍。這種巨大的價格差異預計將使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從美國出口到歐洲,由于歐盟希望盡可能多地取代產能大國的管道天然氣,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已經處于歷史高位。
亞洲LNG價格也大幅上漲
交易員告訴彭博新聞社記者,亞洲公用事業公司也重返液化天然氣市場,為冬季采購燃料。東北亞需求上升推動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上漲至每百萬英熱單位近60美元,這是自今年3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地緣政治沖突將東北亞液化天然氣價格推高至每百萬英熱單位80多美元的創紀錄高點。
隨著冬季的臨近,天然氣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因為產能大國供應仍然很低,液化天然氣需求仍在上升,而美國生產商卻不急于增加液化天然氣產量。
最終,高氣價可能會刺激美國頁巖氣鉆探商在供應方面做出反應,而在需求方面,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可能會加速需求的破壞,并導致歐洲經濟衰退。
文章來源:美國油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