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油價網站10月27日報道,分析人士表示,自2015年石油危機以來,對石油新增供應的長期投資不足,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控制排放甚至“將其封存在地下”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全球石油產量提前達到峰值。
如果不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石油需求正從疫情導致的低迷中反彈,最快將在明年創下新的年度平均紀錄,這對綠色能源倡導者、凈零議程和整個地球來說都將是一個備受歡迎的進展。
能源轉型和政府的各種凈零排放計劃促使分析人士預測,石油需求峰值將比幾年前的預期更早出現。然而,作為目前油氣投資趨于停滯不前, 全球石油供應可能會比全球石油需求更早達到峰值,從而造成供應缺口,這將導致石油市場波動加劇,油價飆升,并有可能在2030年前后出現結構性上漲。
供應可能在需求之前見頂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本周在路透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按照目前的趨勢,全球石油供應可能會比需求更早達到峰值。”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地球為可以安全排放的碳量設定了邊界。因此,石油消費需要見頂。”
世界的問題在于,石油消費(一廂情愿的想法、投資者的壓力等等)并沒有見頂。大多數人估計,它最早也要到本世紀末才會達到峰值。
根據歐佩克最新的年度展望,該組織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繼續增長至1.08億桶/天,之后將在2045年之前保持平穩。
其他一些分析師預計,需求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達到峰值。
然而,對新供應的投資嚴重滯后于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
2020年疫情危機過后,需求再次增長,與2020年初的一些預期相反,世界石油消費永遠不會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需求距離達到并超過這些水平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供應缺口將在未來幾年逼近
另一方面,在歐佩克+協議范圍之外,供應似乎受到限制。
去年新增投資跌至15年低點。據著名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今年早些時候的估計,去年全球上游投資降至3500億美元,為15年來的最低水平。
盡管油價高達80美元,但今年的投資預計也不會大幅增加。這是因為超級石油巨頭堅持資本紀律,并承諾凈零排放目標,其中一些公司計劃通過限制投資和開發非核心、幾乎不賺錢的新石油項目來實現這一目標。
考慮到石油需求仍將增長,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對新增供應的投資不足將是中長期的一個主要問題。
盡管進行了能源轉型,但需求不會消失,未來幾年還需要新的供應來取代不斷下降的產量和儲量。
歐佩克表示,未來25年,石油行業將需要大量投資才能滿足需求。歐佩克表示,到2045年,該行業將需要累計11.8萬億美元的長期上游、中游和下游石油相關投資。
法國道達爾能源首席執行官Patrick Pouyanné本月在能源情報論壇上表示,如果石油行業停止對新增供應的投資,到2030年油價將“飆升至頂點”,一些2050年前實現凈零的設想表明了這一點。Pouyanné說道:“如果我們在2020年停止投資,我們就會把所有這些資源留在地下……然后價格就會飆升。即使在發達國家,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每桶100美元的油價不再是一個離譜的預測
三位數的油價不再像2020年初那樣是一個離譜的預測。
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全球主管Francisco Blanch預計,油價將在2022年9月觸及100美元,如果今年冬天的氣溫遠低于預期,油價可能會更早觸及100美元。
Blanch在9月底告訴彭博社,盡管過去18個月我們看到供應嚴重特氣網投資不足,但需求正在恢復。
他說:“投資不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此同時,我們的需求正在飆升。”
Blanch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我們正進入能源緊縮時代,我們不想使用煤炭,我們想越來越少地使用天然氣,我們想擺脫石油。”
Blanch指出,盡管油價不太可能持續保持在三位數,但投資不足已經成為該行業“多年的問題”。
即使油價不能維持在每桶100美元,然而,未來的供應緊張仍將推高油價,導致不可持續的價格飆升。盡管氣候活動人士希望停止對新增供應的投資,但石油行業和世界負擔不起,因為石油需求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