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液壓二通蓋板式插裝閥 第2部分:安裝連接尺寸》等212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3項國家標準修改單,予以公布。其中涉及3項液氫標準,預計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綠色節能領域,《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三項國家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氫能標準體系,使液氫民用有標可依,為指導液氫生產、貯存和運輸,加強氫燃料質量管理,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標準支撐。
《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GB/T 40045-2021
國家標準《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浙江大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GB/T 40060-2021
國家標準《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鋁山東有限公司、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冰輪海卓氫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普發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GB/T 40061-2021
國家標準《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普發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威海湛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此前,我國液氫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民用液氫方面幾乎是空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現行液氫采用的標準均為國家軍用標準和航天工業行業標準,適用于民用領域的標準規范缺失導致液氫在生產、儲運、加氫站應用方面沒有相關設計和施工的依據,增大了液氫項目審批的難度。但這一局面已逐漸改善。早在2019年6月27日,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已開展組織編制了《氫能汽車用燃料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以及《液氫貯存和運輸安全技術要求》3項國家標準,這是民用領域構建液氫標準體系的重要一步。
我國是產氫大國,豐富的工業副產氫可以充分保證氫燃料電池產業所需的氫源。但氫氣來源與煤炭工業緊密相連,主要集中在北方內陸地區,而東部沿海地區氫能產業發展超前,氫能需求量巨大。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存在嚴重的氫能供需錯配問題。
常見的氫氣輸送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高壓氣態運輸;二是管道輸送;三是低溫液氫輸送;四是固體或液體儲氫運輸。
其中,高壓氣態儲運是目前最常見的氫氣儲運方式。相較于高壓儲運,液氫儲運具有運輸成本低、氫純度高、計量方便等優勢,更適合大規模部署和輸運。
氣態氫需要降溫到-253℃而形成液態,密度70.8千克/立方,一噸液氫可汽化成1萬多立方氫氣。且在-253℃低溫下,除了氦、氖稀有氣體之外的所有氣體雜質都會凝固分離,液氫汽化可以獲得6N(即99.9999%)及以上的超純氫。
成本方面,高壓氣態儲氫運輸成本高昂。據了解,國內標準規定長管拖車氣瓶公稱工作壓力為10-30MPa,運輸氫氣的氣瓶多為20MPa。在20MPa高壓氣態下,1KG氫氣運輸成本將近10元/百公里。當副產氫成本在10-15元/KG的情況下,要達到站售氫氣成本低于35元/kg,高壓氣態氫僅適用于200公里以內的短途運輸。運輸距離超過200千米時,液氫的運輸和能耗費用之和將低于高壓氣氫。
數據顯示,液氫運輸成本僅為高壓氫氣的1/5-1/8。緩解氫能供需錯配,未來長途運輸將依靠低溫液氫的發展。
在綠色節能領域,《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三項國家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氫能標準體系,使液氫民用有標可依,為指導液氫生產、貯存和運輸,加強氫燃料質量管理,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標準支撐。
《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GB/T 40045-2021
國家標準《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浙江大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GB/T 40060-2021
國家標準《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鋁山東有限公司、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冰輪海卓氫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普發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GB/T 40061-2021
國家標準《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由TC309(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北京航天雷特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普發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威海湛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高質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
此前,我國液氫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民用液氫方面幾乎是空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現行液氫采用的標準均為國家軍用標準和航天工業行業標準,適用于民用領域的標準規范缺失導致液氫在生產、儲運、加氫站應用方面沒有相關設計和施工的依據,增大了液氫項目審批的難度。但這一局面已逐漸改善。早在2019年6月27日,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已開展組織編制了《氫能汽車用燃料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以及《液氫貯存和運輸安全技術要求》3項國家標準,這是民用領域構建液氫標準體系的重要一步。
我國是產氫大國,豐富的工業副產氫可以充分保證氫燃料電池產業所需的氫源。但氫氣來源與煤炭工業緊密相連,主要集中在北方內陸地區,而東部沿海地區氫能產業發展超前,氫能需求量巨大。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存在嚴重的氫能供需錯配問題。
常見的氫氣輸送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高壓氣態運輸;二是管道輸送;三是低溫液氫輸送;四是固體或液體儲氫運輸。
其中,高壓氣態儲運是目前最常見的氫氣儲運方式。相較于高壓儲運,液氫儲運具有運輸成本低、氫純度高、計量方便等優勢,更適合大規模部署和輸運。
氣態氫需要降溫到-253℃而形成液態,密度70.8千克/立方,一噸液氫可汽化成1萬多立方氫氣。且在-253℃低溫下,除了氦、氖稀有氣體之外的所有氣體雜質都會凝固分離,液氫汽化可以獲得6N(即99.9999%)及以上的超純氫。
成本方面,高壓氣態儲氫運輸成本高昂。據了解,國內標準規定長管拖車氣瓶公稱工作壓力為10-30MPa,運輸氫氣的氣瓶多為20MPa。在20MPa高壓氣態下,1KG氫氣運輸成本將近10元/百公里。當副產氫成本在10-15元/KG的情況下,要達到站售氫氣成本低于35元/kg,高壓氣態氫僅適用于200公里以內的短途運輸。運輸距離超過200千米時,液氫的運輸和能耗費用之和將低于高壓氣氫。
數據顯示,液氫運輸成本僅為高壓氫氣的1/5-1/8。緩解氫能供需錯配,未來長途運輸將依靠低溫液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