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加工貿易,鼓勵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推動產業鏈升級;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完善監管。”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推進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進一步升級保稅監管模式,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海關總署倪岳峰署長提出“構建高端制造全產業鏈保稅模式”。
江蘇是外貿大省,進一步擴大開放、服務發展一直是江蘇外貿發展的“主旋律”。為落實深化改革總體要求、策應江蘇加工貿易發展需求,南京海關積極在加工貿易領域開展業務模式改革探索,為企業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探索“集中作業”改革 釋放“收益”紅利
加工貿易集中作業模式改革,是南京海關針對加工貿易監管業務模式作出的積極探索嘗試。該項改革自2015年試點以來,短短4年時間已惠及江蘇加工貿易企業近5000家。
2015年底,南京海關在南通、蘇州地區先行試行手、賬冊的集中審核作業改革;2016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區域集中作業模式”改革,在金陵、蘇州、南通海關成立3個區域集中作業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海關成立“參數管理中心”,將關區35個現場的加工貿易業務集中到3個區域中心集中辦理;2017年12月28日,啟動“南京海關加工貿易保稅監管集中作業模式”改革,實施“1+1+N”模式:將3個區域中心進一步融合成1個作業中心設置在蘇州海關,保持參數中心不變;各現場海關負責驗證指令反饋、服務貿易保稅監管、政策宣傳、答復咨詢等工作,協調與本單位稽查、緝私等部門的聯系配合。
2018年1月1日,南京海關正式實施加工貿易集中作業模式,至今已累計辦理手冊設立4.4萬票、變更10.1萬票、核銷4.1萬票;辦理賬冊設立436票,變更2萬票。
黃盛娟是蘇州佳世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關務人員。一天上午剛上班,她發現通過網絡系統提交海關的電子賬冊已經審批通過。這些記錄企業進出口原材料數據的賬冊必須經海關備案。黃盛娟介紹:“以前交單子要用紙質文件去海關審批,審批通過要4天左右?,F在通過系統直接發送,當天就可以審批通過?!?
在南京海關加工貿易作業中心,省內各海關現場的數據全部匯總到這里。南京海關加工貿易作業中心核銷二科科長陳飛介紹,“例如這家連云港公司的數據,他們上傳的加工貿易手冊備案信息,我們遠在蘇州就可以第一時間在線進行審核,這就實現了‘數據多跑腿’‘企業少跑路’,節約了企業大量時間。”
海關“加工貿易集中作業”改變了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突出企業申報責任,推進簡政放權,響應了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要求,順應了企業快捷辦理的便利化需求,使有限的監管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應。
在這個模式下,海關加工貿易手賬冊設立、變更、核銷均可在線“不見面”辦理。由“企業跑腿”變為“數據跑腿”,辦理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業務環節從7個精簡至3個,有效節約企業成本。
實施改革后,由于集中審核,南京海關加工貿易作業中心45人完成了江蘇省全省的業務量,有效實現了“無紙化、智能化、集約化、一體化”改革目標。問卷調查顯示,逾95.6%的企業對加工貿易集中作業模式給出滿意評價。
探索供應鏈監管改革
釋放“龍頭”效益
江蘇是制造業大省,也是加工貿易大省。在江蘇加工貿易密集度最高的地區蘇州,以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龍頭、核心企業,產業鏈條長、企業集群大、進出頻次高,對創新保稅監管存在迫切需求。
南京海關通過調研發現,名碩電腦公司位于高新區綜保區南區,屬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其上游有供應商750多家,下游客戶有60多家。該公司在運轉過程中,在供應商送貨進區以及名碩電腦公司生產后出貨出區的環節,往往因海關部門申報、通關、查驗等監管工作,需要耗費較長時間。這對企業的倉儲、人力資源、物流等運營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名碩電腦公司資金運轉效率。然而,由于海關未完全掌握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供應鏈企業之間的數據信息等,實行全過程監管又成為必然要求。
為此,南京海關在蘇州探索“以供應鏈為單元”保稅監管改革啟動業務試點。試點改革內容共計35項,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四自一簡”(即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簡化業務核準手續)監管創新,開展分送集報、進出區賬冊設立、邊角料內銷自報自繳等7項業務改革已第一批批復落地,其他各項改革業務均在穩步推進中。截至11月,名碩電腦已對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達50家。
“原來海關是監管‘一片樹葉’‘一棵樹木’,現在是監管‘一片森林’?!蹦暇┖jP所屬蘇州海關副關長楊文龍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表示,此次改革具有兩大特色,海關之前的監管視野僅僅局限于諸如名碩電腦公司這樣的核心企業,關注的貨物和企業較為單一,而通過改革,選擇供應鏈關鍵節點順勢切入,通過數據串聯共享、上下游數據相互印證的方式,可以簡化傳統的單證作業審核模式,實現海關對整個供應鏈的監管全覆蓋。
改革后,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貨物進出綜合保稅區手續將大幅簡化,保稅貨物流轉更加便利,區內外加工貿易保稅業務對接更加順暢,大大節約物流成本。這一“樣板”也豐富了加工貿易監管體系,將對全國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示范效應。
以加工出貨一批電腦一體機為例,一般由于客戶的交貨期嚴格,名碩電腦公司必須在48小時內完成加工出貨,因此在試點改革工作開展之前,必須提前向上游供應商采購并存貨,除了生產加工環節外,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以便通關流程的按時完成?,F在,分送集報業務(分批送貨,集中報關)和商品信息備案工作均實現了系統自動審批,擺脫了從前需要申報紙質材料的繁瑣。
“作為大型的加工貿易企業,我們每天進出貨量非常大,在以往用紙質材料進行分送集報的申報方式時,一批一體機產品有時會遇到貨物已送,但是月底集中報關時碰到海關系統布控查驗,此時,就需要向海關申請查驗解布控,此前這項業務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在試點改革后只需要兩天?!泵T電腦公司關務經理謝軍介紹,這一改革每年至少可以為公司節約各項費用約300萬元。海關同時對名碩電腦公司及其試點供應商企業實行簡化進出區賬冊設立手續,對于邊角料內銷自報自繳工作,也省去了海關人工審核環節,平均申報時間縮短了2個工作日。
由于試點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海關針對名碩電腦公司的貨物查驗率逐步下降。舉行試點工作推進儀式當天,查驗率從原來的1%降低至0.5%,未來進一步完善后,這一比例還將進一步下降,大大提高企業貨物的通關效率。
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釋放政策紅利
“南京海關的新規定真是‘及時雨’,現在像我們這樣首次辦理加工貿易手冊的企業,已經不需要提供保稅貨物擔保了。” 瑞鋼鋼板國際貿易(昆山)有限公司的關務人員王青高興地表示。
王青所說的“新規”,是南京海關近期探索的關于明確保稅貨物擔保事項的改革。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加工貿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南京海關進一步明確了保稅貨物擔保有關事項,對涉及租賃廠房或者設備、首次開展加工貿易業務、辦理異地加工貿易手續的,在手冊設立時原則上不予征收保稅貨物擔保。
“不需要繳納保稅擔保,最明顯的好處就是釋放流動資金,占比接近貨值的20%。”巨圣電子(昆山)有限公司2018年手冊保函保證金為2500萬元,公司抽出了流動資金1000萬,以及其他信用擔保。關務蔡正裕算了一筆賬: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5%,手冊執行期間1.5年,1000萬約有67.5萬元利息支出;同時2500萬元的額度如果用于生產運營,按存貨周轉3次計算,可以額外帶來至少350萬的現金凈流入。“流動資金用于產品研發、設備更新,將助力公司承接更多訂單、擴大市場占有率?!?蔡正裕表示。
2019年,南京海關深化改革的步伐一直未停歇,企業從中獲得的政策紅利也越來越多。9月1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掛牌成立。蘇州片區先進產業高度聚集,以矽品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產業鏈條長、企業集群大、進出頻次高,對創新保稅監管存在迫切需求。
2020年1月9日,全國首個高端制造全產業鏈保稅模式改革試點在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率先啟動,這意味著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的高端制造業將實現全產業鏈抱團發展、共享政策紅利。
試點企業矽品科技總經理張明山表示:“參加改革試點后,我們和關聯企業之間的保稅貨物能夠實現自由流通,而且對于流轉的保稅料件,免于辦理擔保手續,這將大大降低我們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實施高端制造全產業鏈保稅模式改革,旨在在集成電路等國家重點高端產業中,立足產業鏈發展趨勢,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信用管理為基礎,以信息監管為手段,對產業鏈中關聯度高的企業實施整體監管、全程保稅、便利流轉?!碧K州工業園區海關綜合業務處韋偉處長表示。
南京海關企業管理處處長胡文杰介紹說:“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引導企業參與海關加工貿易監管的改革試點,通過更精準地監管和更高效的服務,讓企業享受更多改革紅利,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實現企業滿意、海關滿意、地方政府滿意的多方共贏?!?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