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赫爾曼(Lothar Herrmann)在廣州舉行的“西門子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表示,多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發展成就顯著,未來西門子將持續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高效的能源技術,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清潔能源發展。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其中提出,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并強調初步確立“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對此,赫爾曼指出,按照《綱要》要求,要實現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目標,清潔能源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上述論壇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旭斌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正面臨著能源結構調整。該院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發展規劃研究》顯示,到2022年,該地區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需提升至32%左右,形成新興能源產業體系,而到2035年,煤炭消費比重預期將降至8%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則將提升至43%左右,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赫爾曼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在清潔能源領域發展力度令人矚目,但要達到減少煤炭使用這一目標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各方更多的努力。
“未來的能源構成會是多種清潔能源的組合,但粵港澳大灣區與德國逐步淘汰煤炭面臨的困難類似,煤電的全面退出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實現。西門子在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探究如何更加清潔地使用煤炭,包括研究煤改氣技術等,但目前成本仍相對較高。”赫爾曼說。
同時,赫爾曼也建議,利用燃氣逐步替代燃煤,建設更加清潔的能源輸送及配送系統,通過西門子Power-to-X(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能源轉化)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引入氫能,都將為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優化生態環境的目標做出貢獻。
“西門子與大灣區結緣于1910年,時至今日,西門子入華已超過100年。赫爾曼指出,當下的廣東不再以勞動密集型的生產為主,而是著力發展高端的現代化制造業。著眼于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數字制造、打造智慧城市群、驅動創新及培養人才五大重點領域,西門子將為大灣區的未來發展繼續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據了解,截至目前,西門子已與我國多家能源、工業、交通等領域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其中,在此次論壇上,西門子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積極推動全面戰略合作,在電力設備和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全球市場開發、數字化業務及培訓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西門子已為中國能源行業服務多年,粵港澳大灣區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的決心在全球范圍內都十分令人矚目,相信未來大灣區在這一領域將會取得更大進展。”赫爾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