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推動形成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是當前重要課題。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期指出,我國擁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應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形勢下,應該做好頂層設計,打造可以支撐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現代化產業鏈。優化設計產業政策應促進結構性改革,實現我國經濟全面振興。
供給響應機制失靈
長期經濟發展的本質在于結構優化,而結構優化包括在科技領域不斷創新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將傳統經濟活動所占用的資源轉移至代表更高生產力的新經濟領域、根據戰略需要培育支撐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產業鏈。不過,依靠市場自適應調整的結構進化過程往往充斥著市場失效現象。
發展新經濟企業要面臨幾項挑戰。一是產業發展壯大需要金融支持,但是缺乏業績記錄的企業容易被市場認為風險過高,使得投資方望而卻步。
二是企業需要產業周邊服務和原材料,但是可能缺少穩定的供應渠道。
三是企業培訓或引入相關的技術和管理人才,需要在早期投入較大的人力資源成本,但是員工可能會流向競爭對手或通過自主創業進行模仿復制。這些問題如果不通過有關融資、產業鏈和自主產權保護等方面的產業政策解決,新經濟難以進入良好的發展狀態。這些制約市場自適應發展的現象可被稱為供給響應機制失靈。
清除產業鏈發展障礙
雖然有市場失效問題的理論依據,現實中的產業政策影響在國際上仍富有爭議。國家干預產業經濟的批評意見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政府機關能否獲取足夠的信息去辨別受到市場失效影響且擁有優質潛能的企業,并在宏觀層面合理布局。二是政府機關能否在企業的各式游說下保持公正,并切實防止產業政策淪為別有用心者的尋租工具。實際上,政府市場干預行為需面對信息缺乏和尋租這兩種風險。
韓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家和地區的調查報告表明,產業政策對許多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正面的效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低成本貸款、國有企業控制、出口扶持以及科技轉移等方面的產業政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相比之下,在拉丁美洲所推行的,基于華盛頓共識所制定的產業政策卻普遍不盡如人意,基本無法給其本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多樣化帶來明顯幫助。
美洲開發銀行對拉美國家的產業政策進行過大量的調查研究,運用科學的模型和推理,深入分析了政府干預私人部門產業發展的影響。總結發現,政府應加強與私人部門合作尋找約束企業發展的瓶頸,并以公私合作的模式為基礎制定政策,清除產業鏈發展的障礙。根據相對成功的拉美國家經驗,設計合理的公私合作模式可幫助消除信息缺乏和尋租的風險。
遵循三項原則優化政策
產業政策有較強的理論支撐,但是實施中確實存在風險,在不同國家實施的影響效果也大相徑庭。總結國際上的相關實踐經驗,產業政策的優化制定方案應當遵循三項基本原則。
首先,阻礙新經濟健康發展及結構改革的問題應在市場中得到廣泛討論,并達成基本共識。傳統的政策制定過程習慣使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統一制定規則,使市場參與各方有動機為優化社會整體利益而行動。自上而下的模式要求政府在宏觀層面掌握足夠的信息,優勢是減少私人部門尋租行為的干擾,確保政策制定的獨立性。然而,從目標設定、工具選擇到執行空間,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大量多元化的信息,所以政府與市場間的充分討論和信息傳遞可以增加政策成功的概率。應建立專門收集信息的合作機制,促使政府與市場共同探討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制定最有效的干預措施、進行周期性績效評估并及時更正發展過程中的錯誤。應建立產業政策委員會統籌負責合作機制,并鼓勵市場創建行業發展論壇、行業投資協會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創投基金等。合作還可以幫助政府了解私人部門在相關政策實施后的投資意向。稅收減免、研發補助、信貸優惠等政策工具的選擇與實施應在實際合作過程中決定并調整完善。
其次,應完善獎懲體系。根據東亞與拉美的發展經驗,獎勵與懲罰機制的平衡非常重要。我國臺灣地區的稅收減免和韓國的信貸補助政策都要求企業至少達到合格的績效標準。不達標的企業將被取消政策支持并可能附帶其他懲罰。同期在拉丁美洲實施的進口替代政策也為當地企業提供了大量貿易保護及信貸方面的優惠,但是缺失合理的懲罰機制。現實證明,該區域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幫助了許多生產效率低下的企業。因此,成功的產業結構調整應該注意在鼓勵產業鏈發展壯大之外,及時清除失敗的投資項目,形成完善的新經濟發展試錯機制。
第三,建立完善的問責機制。應當明確產業政策的最終受益方不是區域政府機關,也不是相關領域的企業,而是社會整體。產業政策應該受到公眾的監督,公眾應當了解政策向特定企業傾斜的基本原因。為產業政策提供支持的各級金融及開發機構應確定客觀量化的工作目標,例如新經濟領域研究課題數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總額、失敗項目撤銷數量等。各相關機構應該定期公開績效報告,負責對偏離既定目標的行為做出解釋。企業向政府提交有關政策支持的申請應該被列為公開信息。政府與私人部門的合作應向全市場保持開放,防止政策優惠被既得利益群體壟斷。
文章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