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從事空分行業的人員提供關于缺氧、窒息危害的基本知識,避免發生事故,需要接受培訓的員工包括所有那些操作或使用惰性氣體、在惰性氣體環境或不支持呼吸的氣體環境中工作的員工。以確保人員在存在缺氧、窒息危害的場所(生產現場、充裝站、槽車運輸、客戶安裝及應用)能夠安全地工作。
了解缺氧危害、有能力發現缺氧風險,并能夠列舉出接觸這種風險時的主要安全防范措施。須知在27℃時,氮氣的密度是1.12,空氣的密度是1.16,但是當液氮汽化時,零下73℃的冷氮氣密度是1.68,比環境空氣重,這時它將聚集在工作區域的低洼處。
為何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
缺氧環境是指環境氣體中氧氣濃度小于19.5%。
氧濃度在15~19%時,人執行任務的能力會降低,例如反應遲鈍。
氧濃度在12~15%時,會感到呼吸急促。
氧濃度在10~12%時,呼吸更急促,并且呼吸頻率加快,出現肢體協調問題和判斷障礙。
氧濃度在8~10% 時,精神錯亂、昏厥、意識不清、惡心、嘔吐。
氧濃度在6~8%時,8分鐘就會死亡,死亡率達到50%,甚至100%。
氧濃度在4~6%時,40秒內就會昏迷,接著會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缺氧危害
缺氧通常表現為不易察覺、突然發生、沒有先兆、常常致命的特性。在任何懸掛有圖示標志的區域,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是這樣一種現象:不易察覺的;突然的;沒有先兆的;經常致命的。危及你的生命;所有的缺氧事故案例中,那些因缺氧而失去生命的人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樣的風險:即空氣中氧氣不足6%時,會立即喪失意識,如果環境氣體中氧的含量不足,僅有10%到18%,受害人只是感覺全身不適,而不會意識到是窒息的前兆。人可以3周不進食,3天不喝水,3分鐘不呼吸,但是在無氧的環境中,只需呼吸2口氣就足可喪命。
缺氧事故
一些缺氧死亡事故:航空工業的一個油漆工呼吸了有問題的空氣:氧含量僅3.9%;一個在CO<sub>2</sub>冷卻器中工作的維修技師;一位充裝一個液氮容器的醫院技師;一個用氬氣吹掃不銹鋼管的焊工(不銹鋼管的焊接采用手工氬弧焊,焊接時管道內充氬氣進行保護);在已用空氣吹掃過的容器內工作的兩個維修技師;一個用惰性氣體吹掃管道的技術員;一個從外面檢查壓力容器人孔的技術員。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起受限空間內因缺氧導致死亡的事故。兩名工人用一張黑色的塑料布遮擋陽光,以便用“黑光燈”檢查一個敞口的管道。不幸的是,在離該工作點下方幾層樓、大約150英尺遠處,有一個敞開的氮氣管線連接到該管道,氮氣氣流流經該管道,并從該管道的敞口端流出,如圖所示。
管道敞口處遮陽的黑色塑料布為塑料布下的工作區提供了足夠的氮氣積聚條件,形成了一個危險的缺氧環境,在塑料布底下的一名工人因氮氣窒息死亡,另外一人嚴重受傷。
識別缺氧風險
如果你需要在下列這些場所作業:鍋爐、塔、除油器、熔爐、管道、凹坑、泵站、反應器或處理器、化糞池、污水處理器、下水道、地窖、儲罐、船艙、公用工程拱道、大桶以及其他類似封閉空間或惰性氣體排放口附近,那么你就是在受限空間內作業。
進入受限空間前必須:
(1)執行工作危害分析( J H A );
(2)告知窒息危險并對人員進行培訓;
(3)制定一個準入程序:工作許可、受限空間進入許可、鎖定掛牌
(4)簽發安全工作許可證前,定期查驗通風換氣效果、供呼吸空氣的質量、裝備、程序等;
(5)如必要,安裝帶報警的固定式氧氣探測儀(諸如,所有受限工作區域,存在潛在氧氣泄漏可能的封閉區域,控制室,所有分析間);
(6)對使用或儲存液態氣體的房間進行通風
(7)為應急狀況準備適當的的裝備并培訓如何使用:自給式呼吸器;便攜式測氧儀(氧含量報警下限19.5%);安全帶;急救繩;絞盤。
安全裝備
安全裝備主要是自給式呼吸器和氣體探測儀。進入密閉空間,或氧氣不足、氧氣過量、導致窒息的惰性氣體、一氧化碳區域時,要佩戴自給式空氣呼吸器(SCBA),以防止窒息或者中毒。
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的儲存溫度為5-35℃,相對濕度不大于80%,應定期檢查。便攜式氣體探測儀是進入缺氧環境及受限空間不可或缺的個人防護設備,在使用前一定要檢查它是否有效、準確。進入可能存在窒息風險的受限空間之前,應正確使用氧氣探測儀檢測人員需要逗留區域的氧氣濃度,而不僅僅是只檢測受限空間入口的氧氣濃度。即使同一受限空間,我們仍然需要對同一空間內的不同區域進行氧氣濃度檢測,如深型容器的上、中、下部位或受限空間內部的死角。
安全措施:缺氧風險及受限空間
對在受限空間內(凹坑、儲槽、冷箱、下水道等)或靠近排放口的工作,所有負責及執行作業的人必須召開一個準備會,預防措施始終包括:進入受限空間必須有準入許可;執行鎖定、掛牌程序;分析環境氣體;若可能,保持空氣流通;配備個人測氧儀,受限空間外有人監護作業。
案例一:
3人在直徑300毫米的下水道人孔內作業時因缺氧死亡。據調查,當時是一個人進入管道人孔內去處理一處明顯的堵塞,進去不久就倒下了,另外一個人進去營救,但是顯然他也陷入了困境,第三個人進去幫他。通常清除這種堵塞是從地面上采用水封爆破技術。根據有效證據推測,他們從地面將軟管通入被堵塞的管道時遇到了一些困難。與此項工作有關聯的有3家獨立的公司——事故發生時,這3家公司都有符合受限空間作業標準的明文規定,但安全裝備被放在公司的一個倉庫中。因為沒有足夠的傳動裝置來清除堵塞物,他們被同意那天不進行這項作業。然而,這三人中的其中一人留在了現場并決定下到人孔中。此事件后的五天所進行的環境氣體檢測顯示環境氣體中氧氣嚴重不足,而且還含有包括硫化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即沼氣)在內的其他氣體。采樣讀數表明高潮濕度環境會出現低氧含量的情況。病理學報告的結論是:此3人在下水道內作業時因硫化氫中毒致死。
呼吸前對所用氣體或混合氣進行確認,注意為區分產品而設計的產品特殊接頭;識別管道;告知使用者:安全技術說明書;安全提示;氣體被誤用的后果往往是非常嚴重的,要避免氣體的誤用,除了按照作業程序認真實施每個步驟,進行必要的檢查、確認外,請一定牢記這些安全措施,以免氣體使用過程中出現缺氧風險。
文章來源:氣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