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點檢制度是為規劃設備點檢標準而制成的制度。包括點檢的內容、周期、手段、方法、責任人、分析和處理及信息反饋等。 設備點檢制度是以設備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管理制度。專職點檢人員負責設備的點檢,又負責設備管理,是操作和維修之間的橋梁與核心。點檢員對其管理區內的設備 負有全權責任,嚴格遵守標準進行點檢,制定維修標準、編制點檢計劃、檢修計劃、管理檢修工程、編制材料計劃及維修費用的預算。點檢體系由五個方面組成:崗位操作人員的日常點檢;專業點檢人員的定期點檢;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專家的技術診斷和傾向性診斷;技術專家的精度測試檢查。為了維持生產設備的原有性能,通過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或簡單的工具、儀器,按照預先設定的周期和方法,對設備上的規定部位(點)進行有無異常的預防性周密檢查的過程,以使設備的隱患和缺陷能夠得到早期的發現,早期預防,早期處理,這樣的設備檢查稱為點檢。 點檢的分類及分工 (1)按點檢的周期分: (a)日常點檢——由崗位操作工或崗位維修工承擔。 (b)短周期點檢——由專職點檢員承擔。 (c)長周期點檢——由專職點檢員提出,委托檢修部門實施。 (d)精密點檢——由專職點檢員提出,委托技術部門或檢修部門實施。 (e)重點點檢——當設備發生疑點時,對設備進行的解體檢查或精密點檢。 (2)按分工劃分: (a)操作點檢——由崗位操作工承擔。 (b)專業點檢——由專業點檢、維修人員承擔。 (3)按點檢方法劃分 (a)解體點檢。 (b)非解體點檢。 日常點檢工作的主要內容 (1)設備點檢——依靠五感(視、聽、嗅、味、觸)進行檢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換; (3)緊固、調整——彈簧、皮帶、螺栓、制動器及限位器等的緊固和調整; (4)清掃——隧道、地溝、工作臺及各設備的非解體清掃; (5)給油脂——給油裝置的補油和給油部位的加油; (6)排水——集汽包、儲氣罐等排水; (7)使用記錄——點檢內容及檢查結果作記錄。 定期點檢的內容 (1)設備的非解體定期檢查; (2)設備解體檢查; (3)劣化傾向檢查; (4)設備的精度測試; (5)系統的精度檢查及調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換、添加; (7)另部件更換、劣化部位的修復。
點檢的定義
P;I設備點檢是一種科學的設備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簡單的儀器工具,對設備進行定點、定期的檢查,對照標準發現設備的異常現象和隱患,掌握設備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時采取對策,將故障消滅在萌芽階段的一種管理方法。K/H!KzAW點檢制是在設備運行階段開展的一種以點檢為核心的現代維修管理體系,稱作設備全員維修(TPM),它強調的是設備的動態管理。 hFf/P+Y| 1.1. 3點檢與設備傳統檢查的區別 1.1.3.1傳統設備檢查的幾種形式
(1) 事后檢查:事故之后的檢查。 B0SjZe�\@S
(2) 巡回檢查:按設備的部位、內容進行的粗略巡視,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不定量的運行管理,對分散布置的設備比較合適。
(3) 計劃檢查:采用檢查修理法時必須作的一種設備檢查。
(4) 特殊性檢查:這是對特殊性要求的設備進行檢查,如繼電保護整定和絕緣測定。
(5) 法定檢查:國家法規形式規定的檢查,它包括性能鑒定和法定試驗,如壓力容器。
1.1.3.2點檢與傳統設備檢查的區別 點檢是一種管理方法,而傳統的設備檢查僅是一種檢查方法,兩者在如下幾個方面有明顯的區別:
(1) 定人 點檢作業的核心是專職點檢員的點檢,它不是巡回檢查,而是固定點檢區域的人員,做到定區、定人、定設備,不輕易變動,人員一般是2—4人,不超過5人,負 責幾十臺到上百臺設備,實行常白班工作制。點檢員不同于維護工人、檢修工人,也不同于維護技術人員,而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專門人員。
(2) 定點 $X4\預先設定設備故障點,明確設備的點檢部位、項目和內容,使點檢員作到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點檢。
(3) 定量 在點檢的同時,把技術診斷和傾向管理結合起來,進行設備劣化的定量化管理,測定裂化速度,達到預知維修的目的,實現了現代設備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統一。
(4) 定周期 R2對故障點的部位、項目和內容均有預先設定的周期,并且根據點檢員素質的提高和經驗積累,進行修改和完善。
(5) 定標準定標準是衡量或判別點檢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據,也是判別該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凡是點檢的對象設備豆油規定的判定標準。
(6) 定“點檢計劃表”點檢計劃表又叫作業卡,是點檢員開展工作的指南。點檢員根據預先編定作業卡,沿著規定的路線去實施作業。
(7) 定記錄點檢信息有固定的記錄格式,包括作業記錄,異常記錄,故障記錄和傾向記錄。 'AYR\q[
(8) 定“檢修業務流程”點檢業務流程規定了對點檢作業和點檢結果的處理對策,它明確規定處理的程序,急需處理的隱患和不良,由點檢員直接通知維修人員立即處理。不需緊急處理的問 題則做好記錄,納入計劃檢修中解決。它簡化了設備維修管理的程序,作到應急反映快,計劃項目落實。并且對這些實績進行研究,反饋檢查,修正標準,以提高工 作效率。
1.1.4 點檢管理的特點設備點檢管理完全改變了傳統設備檢查的業務結構,改變了業務層次和業務流程,是一種不同的基礎管理形式。其主要特點如下:
(1) 實行全員管理是點檢工作的基礎,是點檢制的基本特征。沒有生產工人參加的日常點檢活動,就不能稱之為點檢制。
(2) 專職點檢員按區域分工進行管理
機械、電氣、儀表3個專業,按工作量大小實行區域分工,這是點檢制的實體,點檢制的核心和點檢活動的主題。
(3) 點檢員是管理者 點檢制的精髓是管理職能中心的下移,把對設備管理的全部職能按區域分工的原則落實到點檢員。
(4) 點檢是一整套科學的管理工程
點檢是按照嚴密的規程標準體系進行管理的。沒有點檢的4大標準,就不能科學的進行點檢,這是點檢的科學依據
點檢的定義
P;I設備點檢是一種科學的設備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簡單的儀器工具,對設備進行定點、定期的檢查,對照標準發現設備的異常現象和隱患,掌握設備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時采取對策,將故障消滅在萌芽階段的一種管理方法。K/H!KzAW點檢制是在設備運行階段開展的一種以點檢為核心的現代維修管理體系,稱作設備全員維修(TPM),它強調的是設備的動態管理。 hFf/P+Y| 1.1. 3點檢與設備傳統檢查的區別 1.1.3.1傳統設備檢查的幾種形式
(1) 事后檢查:事故之后的檢查。 B0SjZe�\@S
(2) 巡回檢查:按設備的部位、內容進行的粗略巡視,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不定量的運行管理,對分散布置的設備比較合適。
(3) 計劃檢查:采用檢查修理法時必須作的一種設備檢查。
(4) 特殊性檢查:這是對特殊性要求的設備進行檢查,如繼電保護整定和絕緣測定。
(5) 法定檢查:國家法規形式規定的檢查,它包括性能鑒定和法定試驗,如壓力容器。
1.1.3.2點檢與傳統設備檢查的區別 點檢是一種管理方法,而傳統的設備檢查僅是一種檢查方法,兩者在如下幾個方面有明顯的區別:
(1) 定人 點檢作業的核心是專職點檢員的點檢,它不是巡回檢查,而是固定點檢區域的人員,做到定區、定人、定設備,不輕易變動,人員一般是2—4人,不超過5人,負 責幾十臺到上百臺設備,實行常白班工作制。點檢員不同于維護工人、檢修工人,也不同于維護技術人員,而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專門人員。
(2) 定點 $X4\預先設定設備故障點,明確設備的點檢部位、項目和內容,使點檢員作到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點檢。
(3) 定量 在點檢的同時,把技術診斷和傾向管理結合起來,進行設備劣化的定量化管理,測定裂化速度,達到預知維修的目的,實現了現代設備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統一。
(4) 定周期 R2對故障點的部位、項目和內容均有預先設定的周期,并且根據點檢員素質的提高和經驗積累,進行修改和完善。
(5) 定標準定標準是衡量或判別點檢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據,也是判別該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凡是點檢的對象設備豆油規定的判定標準。
(6) 定“點檢計劃表”點檢計劃表又叫作業卡,是點檢員開展工作的指南。點檢員根據預先編定作業卡,沿著規定的路線去實施作業。
(7) 定記錄點檢信息有固定的記錄格式,包括作業記錄,異常記錄,故障記錄和傾向記錄。 'AYR\q[
(8) 定“檢修業務流程”點檢業務流程規定了對點檢作業和點檢結果的處理對策,它明確規定處理的程序,急需處理的隱患和不良,由點檢員直接通知維修人員立即處理。不需緊急處理的問 題則做好記錄,納入計劃檢修中解決。它簡化了設備維修管理的程序,作到應急反映快,計劃項目落實。并且對這些實績進行研究,反饋檢查,修正標準,以提高工 作效率。
1.1.4 點檢管理的特點設備點檢管理完全改變了傳統設備檢查的業務結構,改變了業務層次和業務流程,是一種不同的基礎管理形式。其主要特點如下:
(1) 實行全員管理是點檢工作的基礎,是點檢制的基本特征。沒有生產工人參加的日常點檢活動,就不能稱之為點檢制。
(2) 專職點檢員按區域分工進行管理
機械、電氣、儀表3個專業,按工作量大小實行區域分工,這是點檢制的實體,點檢制的核心和點檢活動的主題。
(3) 點檢員是管理者 點檢制的精髓是管理職能中心的下移,把對設備管理的全部職能按區域分工的原則落實到點檢員。
(4) 點檢是一整套科學的管理工程
點檢是按照嚴密的規程標準體系進行管理的。沒有點檢的4大標準,就不能科學的進行點檢,這是點檢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