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北京一名男子戴著口罩在霧霾中慢跑。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道 外媒稱,北京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在中國首都日常生活1天,相當于吸煙21根。眼下,呼吁通過一種技術方法解決霧霾問題的聲音日益增多。
新技術:液氮除霾
據德國《商報》網站2月24日報道,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的氣象學家打算通過釋放液氮驅走空氣中的霧霾。
科研人員建議通過安裝在距地面10米高柱子上的噴頭向空氣中大規模噴灑液氮。液氮形成的極寒冰晶可凝結霧霾顆粒。此外,這些晶體還能阻止霧霾降至人體頭部高度。
但有些同行對此表示懷疑。在山東從事大氣化學研究的王新鋒說:“通過液氮制造出一個沒有霧霾的區域從理論上講是可能的,但是我們即便在實驗室里操作液氮時也十分小心。”
行動:撥款治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2月25日稱,揮之不去的城市空氣質量問題促使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想辦法保護公民免受污染危害。
面對環境惡化,有關部門決心進行治理。北京市海南網天氣訊王安順上月在市海南網天氣訊會議上表示,該市將撥款7600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改善空氣質量。
這筆錢的支出方向包括鼓勵建設環保工廠,市政府還推廣電動車,向購買某些新能源汽車的人發放補貼并免于搖號,同時政府公務車改用電動車。
據報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能源技術生產國,但目前大多供出口。
氣象輔助:人工降雨
報道稱,有人提出了比較宏偉的解決辦法,包括更多的“氣象輔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