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主要天然氣生產國,俄羅斯為了消除能源企業在天然氣出口方面的競爭和由此可能導致的天然氣出口價格波動,曾于2006年制定并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天然氣出口法》。該法明確授予俄氣公司及其獨資子公司出口天然氣的專營權,其他俄能源企業可以在支付傭金的基礎上通過俄氣公司及其下屬的天然氣出口公司和其他獨資子公司出口天然氣。
俄羅斯政府希望通過確立統一的天然氣出口渠道以保證天然氣出口量和出口效率,但是隨著世界能源市場的變化,俄氣公司的出口壟斷地位也日益引起各方不滿:一方面俄氣公司與其主要客戶――歐盟的矛盾不斷加深,歐盟于2007年開始討論制定《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并于2009年按照該方案通過了一攬子新的歐盟能源立法,2012年歐盟更是啟動了對俄氣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同時,由于世界經濟特別是歐盟經濟的低迷導致需求疲軟,俄氣公司利潤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長期居于行業龍頭的俄氣公司對于世界天然氣市場的發展缺乏敏感性和前瞻性,對頁巖氣革命的影響和液化天然氣市場的蓬勃發展估計不足,并因未能搶占先機而在俄國內飽受批評。
此次,俄羅斯政府通過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自由化法律草案》規定,俄兩類能源企業可獲得液化天然氣出口權:持有2013年1月1日前頒發的聯邦礦產資源開采許可證,并被允許建立液化天然氣工廠,或將開采出的天然氣用于生產液化天然氣;國家控股能源企業及其控股子公司(國有資本超過50%),擁有包括黑海、亞速海在內的內海、領海、大陸架礦產資源開采權,并將開采出的天然氣或按產品分成協議獲得的天然氣進行液化。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放寬的出口限制僅限于液化天然氣領域,管道天然氣出口仍由俄氣公司壟斷。
俄羅斯能源部部長諾瓦克指出,該法將于今年年底前在俄國家杜馬獲得通過,于2014年1月起正式實施。他表示,世界市場特別是亞太地區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決定了俄羅斯有必要擴大液化天然氣出口主體的范圍。俄羅斯能源部預計,在2030年前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的需求將保持4%至5%的年增長率,目前市場需求為2.4億噸,2020年將達到3.6億噸,2030年達到4.8億噸。艾瑞福俄羅斯分公司分析師指出,在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中俄羅斯所占份額僅為4.5%,而亞太地區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對液化天然氣需求的持續快速增長為俄羅斯提供了機遇,現在的問題是能否把握好這一機遇。俄羅斯能源部認為,在有關法律獲得通過、必要投資落實到位的情況下,2020年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出口可達3500萬噸至4000萬噸,在世界液化天然氣市場上的份額將提高到10%,2030年出口量爭取達到7000萬噸至8000萬噸,占世界市場份額將升至15%。
市場人士認為,俄能源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俄最大的獨立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將成為首批受益者。俄羅斯石油公司此前已開始著手提高其在天然氣領域的生產能力,目前,俄羅斯石油公司擁有30個大陸架天然氣開采和液化項目,完全符合獲得出口權條件。今年4月,俄羅斯石油公司與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計劃利用“薩哈林1號”項目新建液化天然氣工廠,從2018年起向亞太市場供應液化天然氣產品。諾瓦泰克公司的代表對俄羅斯政府通過液化天然氣自由化法案表示歡迎,該公司認為此舉是令人期待的標志性事件,將有效提高俄羅斯在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的份額。
打破出口壟斷無疑為俄羅斯液化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應該看到,目前俄羅斯僅有“薩哈林2號”液化天然氣項目在運營生產,其他項目的投產仍需5年甚至更長時間,屆時俄羅斯將面臨來自卡塔爾等液化天然氣傳統出口國以及美國、加拿大等液化頁巖氣新興生產國更加激烈的競爭壓力。在此情況下,打破壟斷、開放競爭是俄羅斯加快調整液化天然氣生產布局,確保在亞太地區能源出口優勢的必然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