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年度溫室氣體公報稱,2012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并繼續呈現加速上升的趨勢。
WMO在公報中說,由于二氧化碳及其他長生命期溫室氣體的作用,從1990年至2012年間,輻射強迫即氣候的增暖效應增加了32%。其中,二氧化碳占這一增長的80%。
公報指出,作為最重要的溫室氣體,2012年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到393.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工業革命前(278ppm)高出41%。從2011年至2012間,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了2.2ppm,比之前十年的年平均增長量(2.02ppm)高,呈加速上升的趨勢。
甲烷是第二重要長生命期溫室氣體,其濃度在2012年達到1819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0%。大氣中氧化亞氮的濃度在2012年達到325.1ppb,比2011年增長了0.9ppm,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20%。其他長生命期溫室氣體的濃度也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增長。
“WMO全球大氣觀測網的觀測數據再次顯示了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如何破壞大氣平衡及影響氣候變化的。”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根據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如果我們繼續‘一切照舊’,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將比工業化前高4.6度,在部分地區甚至會更高。這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持續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否則人類未來的生存將受到威脅。”他強調。
WMO在公報中說,由于二氧化碳及其他長生命期溫室氣體的作用,從1990年至2012年間,輻射強迫即氣候的增暖效應增加了32%。其中,二氧化碳占這一增長的80%。
公報指出,作為最重要的溫室氣體,2012年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到393.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工業革命前(278ppm)高出41%。從2011年至2012間,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了2.2ppm,比之前十年的年平均增長量(2.02ppm)高,呈加速上升的趨勢。
甲烷是第二重要長生命期溫室氣體,其濃度在2012年達到1819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0%。大氣中氧化亞氮的濃度在2012年達到325.1ppb,比2011年增長了0.9ppm,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20%。其他長生命期溫室氣體的濃度也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增長。
“WMO全球大氣觀測網的觀測數據再次顯示了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如何破壞大氣平衡及影響氣候變化的。”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根據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如果我們繼續‘一切照舊’,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將比工業化前高4.6度,在部分地區甚至會更高。這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持續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否則人類未來的生存將受到威脅。”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