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一致通過決議,支持美國環保局有權通過《清潔大氣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上訴法院駁回了這起由15個州發起的訴訟,他們質疑美國環保局有關溫室氣體危害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危害性發現。 美國環保局曾于2009年8月公布了溫室氣體的危害性發現,將其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基礎。這15個州分別是弗吉尼亞、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夏威夷、印第安納、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內布拉斯加、北達科他、俄克拉荷馬、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德克薩斯和猶他。
上訴法院的裁決還支持了美國環保局的清潔汽車標準,以及要求排放溫室氣體的工廠獲取許可證的相關要求。
弗吉尼亞州司法部長肯?古奇涅利(Ken Cuccinelli)表示,弗吉尼亞州將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2010年2月,古奇涅利提起訴訟,要求美國環保局重新審定其危害性發現。他認為,美國環保局幾乎完全依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數據的做法有違法律精神。美國環保局應該通過其獨立的研究完成危害性發現,或者至少依據聯邦標準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數據進行測試。
此外,古奇涅利表示,“2009年12月氣候門事件中的郵件以及相關報道中的信息都暗示,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數據有可能為了達到預設的結論而進行了人為修改。”
盡管氣候門涉及的東英吉利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了政府和大學調查,但是古奇涅利還是堅持美國環保局應重啟危害性發現的調查程序。
2007年,美國最高法院在馬薩諸塞州起訴美國環保局的上訴案中已裁決,在《清潔大氣法》的法律框架下,溫室氣體是一種應受到控制的“大氣污染物”。隨后,美國環保局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溫室氣體的法規。
首先,美國環保局公布了一項危害性發現,聲稱溫室氣體可能“合理預期地危害到公眾健康或福祉。”隨后,美國環保局出臺了《尾氣排放規定》,對小汽車和輕型卡車制定了排放標準。最后,美國環保局確認,《清潔大氣法》要求排放溫室氣體的大型固定源應當取得建設和經營許可證。但是,如果立即對所有排放源進行監管,則會對監管機構和排放源造成巨大的負擔。因此,美國環保局出臺了《時序和調整規定》,限定許可證規定最初只使用于最大的固定排放源。
多個州和工業組織質疑這些規定,認為是對《清潔大氣法》進行了不恰當的解釋,是武斷的和反復無常的。
但是,上訴法院裁決,危害性發現和《尾氣排放規定》“既非武斷也不是反復無常的”,美國環保局對《清潔大氣法》條款的解釋“明確且正確”,同時沒有上訴人堅持反對《時序和調整規定》。
民主黨派和環境組織對上訴法院裁定的反應迅速且積極。
“上訴法院肯定美國環保局減少二氧化碳污染努力的裁定對美國人民的健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美國參議院環境與公共設施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派芭芭拉?博克瑟(Barbara Boxer)說。
就在上訴法院對美國環保局“危害性發現”一案做出裁決的前兩天,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一份報告表明,全球溫度升高正使美國東海岸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熱點地帶。報告稱,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海平面要比其他大西洋海岸城市的海平面上升得更快。
“法院的裁決應當徹底地對所有質疑美國環保局通過《清潔大氣法》保護人們遠離二氧化碳污染——包括汽車尾氣排放——的法定權威劃上一個句號。”美國環保局前任局長卡蘿?布朗納(Carol Browner)說,“這一裁決對那些質疑氣候變化的人是致命一擊。就在上周,美國參議院成功通過了一項減少汞污染的措施,而今天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裁決對每一個美國人、對清潔大氣來說都是一次勝利。”
但是,美國國家制造業協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杰伊?提姆森(Jay Timmons)代表上訴美國環保局法規的工業聯盟表示,法院的裁決是“企業面對來自美國環保局法規嚴重危害的一次挫敗”,同時稱這將“為所有制造企業帶來更多的不確定”。
“《清潔大氣法》并不是用來監管溫室氣體的。”提姆森說,“美國環保局的做法對制造企業來說是成本最高、最復雜且最負擔沉重的監管。這些法規將傷害企業雇傭、投資和增長的能力。”
“解決氣候變化的討論應該由美國國會來承擔,并且它應該有利于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而不會對企業造成額外的負擔。”他說。
提姆森警告說,美國環保局的溫室氣體法規“將最終對600多萬個固定排放源新增許可證要求,這其中包括200,000個制造廠、37,000個農場和上百萬個諸如大學、學校、醫院甚至是美國家庭,它將對我們經濟的方方面面造成影響”。
上訴法院駁回了這起由15個州發起的訴訟,他們質疑美國環保局有關溫室氣體危害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危害性發現。 美國環保局曾于2009年8月公布了溫室氣體的危害性發現,將其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基礎。這15個州分別是弗吉尼亞、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夏威夷、印第安納、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內布拉斯加、北達科他、俄克拉荷馬、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德克薩斯和猶他。
上訴法院的裁決還支持了美國環保局的清潔汽車標準,以及要求排放溫室氣體的工廠獲取許可證的相關要求。
弗吉尼亞州司法部長肯?古奇涅利(Ken Cuccinelli)表示,弗吉尼亞州將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2010年2月,古奇涅利提起訴訟,要求美國環保局重新審定其危害性發現。他認為,美國環保局幾乎完全依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數據的做法有違法律精神。美國環保局應該通過其獨立的研究完成危害性發現,或者至少依據聯邦標準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數據進行測試。
此外,古奇涅利表示,“2009年12月氣候門事件中的郵件以及相關報道中的信息都暗示,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數據有可能為了達到預設的結論而進行了人為修改。”
盡管氣候門涉及的東英吉利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了政府和大學調查,但是古奇涅利還是堅持美國環保局應重啟危害性發現的調查程序。
2007年,美國最高法院在馬薩諸塞州起訴美國環保局的上訴案中已裁決,在《清潔大氣法》的法律框架下,溫室氣體是一種應受到控制的“大氣污染物”。隨后,美國環保局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溫室氣體的法規。
首先,美國環保局公布了一項危害性發現,聲稱溫室氣體可能“合理預期地危害到公眾健康或福祉。”隨后,美國環保局出臺了《尾氣排放規定》,對小汽車和輕型卡車制定了排放標準。最后,美國環保局確認,《清潔大氣法》要求排放溫室氣體的大型固定源應當取得建設和經營許可證。但是,如果立即對所有排放源進行監管,則會對監管機構和排放源造成巨大的負擔。因此,美國環保局出臺了《時序和調整規定》,限定許可證規定最初只使用于最大的固定排放源。
多個州和工業組織質疑這些規定,認為是對《清潔大氣法》進行了不恰當的解釋,是武斷的和反復無常的。
但是,上訴法院裁決,危害性發現和《尾氣排放規定》“既非武斷也不是反復無常的”,美國環保局對《清潔大氣法》條款的解釋“明確且正確”,同時沒有上訴人堅持反對《時序和調整規定》。
民主黨派和環境組織對上訴法院裁定的反應迅速且積極。
“上訴法院肯定美國環保局減少二氧化碳污染努力的裁定對美國人民的健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美國參議院環境與公共設施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派芭芭拉?博克瑟(Barbara Boxer)說。
就在上訴法院對美國環保局“危害性發現”一案做出裁決的前兩天,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一份報告表明,全球溫度升高正使美國東海岸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熱點地帶。報告稱,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海平面要比其他大西洋海岸城市的海平面上升得更快。
“法院的裁決應當徹底地對所有質疑美國環保局通過《清潔大氣法》保護人們遠離二氧化碳污染——包括汽車尾氣排放——的法定權威劃上一個句號。”美國環保局前任局長卡蘿?布朗納(Carol Browner)說,“這一裁決對那些質疑氣候變化的人是致命一擊。就在上周,美國參議院成功通過了一項減少汞污染的措施,而今天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裁決對每一個美國人、對清潔大氣來說都是一次勝利。”
但是,美國國家制造業協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杰伊?提姆森(Jay Timmons)代表上訴美國環保局法規的工業聯盟表示,法院的裁決是“企業面對來自美國環保局法規嚴重危害的一次挫敗”,同時稱這將“為所有制造企業帶來更多的不確定”。
“《清潔大氣法》并不是用來監管溫室氣體的。”提姆森說,“美國環保局的做法對制造企業來說是成本最高、最復雜且最負擔沉重的監管。這些法規將傷害企業雇傭、投資和增長的能力。”
“解決氣候變化的討論應該由美國國會來承擔,并且它應該有利于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而不會對企業造成額外的負擔。”他說。
提姆森警告說,美國環保局的溫室氣體法規“將最終對600多萬個固定排放源新增許可證要求,這其中包括200,000個制造廠、37,000個農場和上百萬個諸如大學、學校、醫院甚至是美國家庭,它將對我們經濟的方方面面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