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陜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肩負重任,成功獲得全國首個氦氣探礦權,并在陜西省渭南市華州——華陰地區開啟了地熱能與氦氣資源并重的勘探工作。經過艱苦努力,氦氣1號井順利完鉆,標志著我國氦氣勘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為實現氦氣資源的精準勘探,陜西燃氣集團引入了先進的二維地震測量技術。震源車在麥田、樹林和村落之間穿梭,數千個接收裝置布滿道路兩旁,繪制出一幅詳盡的地層構造圖,為氦氣探井的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氦氣1號井的鉆探工程正式啟動后,管理精英、技術專家和施工團隊緊密協作,歷經數月奮戰,順利完成了4000余米的鉆探任務,并成功實施了多層氣層測試與壓裂施工。
氦氣是一種稀有氣體,因其不易液化、穩定性好、擴散性強等特點,在航空航天、低溫超導、特種冶金、深海潛水以及激光、制冷、醫療和科學實驗等領域應用廣泛,尤其在可控核聚變能源開發中具有重要價值。然而,我國氦氣資源相對貧乏,僅占全球氦氣資源的2.1%,且由于美國限制氦氣產量和出口,液氦價格飆升,氦氣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關鍵科技領域發展的瓶頸。
在新一輪找礦行動中,陜西省渭南市華州——華陰地區地熱水及氦氣項目累計投入地勘基金經費1513萬元,完成鉆井4014.61米,取心52.79米,實施了全段綜合測井、熱中子成像測井1054米,井溫測井2次,氣層測試4層,壓裂2層。氦氣1號井的綜合研究成果表明,該區域氦氣成藏條件良好,氦源巖分布范圍較廣,斷裂運移通道發育,儲層和蓋層保存條件佳,井位部署應綜合考慮構造圈閉、沉積、儲層和斷裂等因素。
氦氣1號井的成功鉆探,實現了從氦氣資源理論研究向實物勘探的轉變,邁出了從水溶氦氣向獨立氦氣成藏模式探索的重要一步,凸顯了設置全國首個氦氣探礦權開展勘查工作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