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消息,1月3日訊,當下,全球能源結構正快速轉型,清潔低碳的氫能,在未來的能源結構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長沙市發展改革委出臺《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五大工程,加快長沙氫能產業布局,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注入氫動力。
爭創氫能節點城市
《行動方案》)明確,長沙將以技術和產業突破為關鍵,大力營造氫能消費生態,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應用,成為具有區域引領力和全國競爭力的重要氫能節點城市。
同時,力爭實現氫能技術率先突破、氫能產業初具規模、氫能應用示范拓展。其中,爭取氫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現重要突破;到2025年,氫能產業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氫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30年形成5-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到2025年,力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輛,建成加氫站5座。
構建氫能產業優勢
《行動方案》提出推進氫能創新、氫業聚集、氫基成網、“氫場景”應用、“氫生態”培育五大工程。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行動方案》中不少值得期待的措施落地見效,氫能產業將為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一方面,構建產業發展生態是長沙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的經驗,將在長沙氫能產業發展中得到進一步發揮。
《行動方案》提出,將氫能產業鏈列入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目標,繪制全市氫能產業鏈圖譜,開展全市氫能產業診斷,評估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明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方向與路徑,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同時,強化氫能產業的要素保障,在產業基金引導、產業人才集聚、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細化出多項舉措,積極構建長沙“氫生態”。
同時,支持1-2家有條件的主導產業園區高水平、高標準創建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優先在長沙經開區打造省級氫能產業樣板園區,后續拓展至發展勢頭好、發展潛力足的其他園區。
另一方面,氫能產業的發展,將與長沙優勢產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比如,《行動方案》提出立足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頭部企業氫能板塊,加快產業強鏈布局,支持積極向氫能拓展的工程機械企業良性發展,構建氫燃料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園,不斷增強長沙在氫能工程機械領域的影響力,到“十四五”末,將長沙打造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工程機械生產基地。
豐富氫能應用場景
“起步北上廣,落地看長沙”,正因為長沙加速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應用落地,才實現了從后發先至、迎風領跑的局面。這一成功秘訣,也將成為長沙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
從《行動方案》可以看出,長沙將積極引導構建氫能應用場景,將氫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推動氫能與生產、生活、生態融于一體,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看得見的幸福。
比如,在生活方面,長沙將開展市內公交車示范應用,選擇1條公交車線路設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專線。在“氫能+醫療”、“氫能+生態農業”、無人機、分布式能源站等領域突出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探索推動氫燃料電池在住宅、大型商超、園區的日常用電、應急用電等方向的示范應用,建設一批氫能一體化應用示范樓宇。推動氫能在公園、科技館等公共設施的應用體驗,積極開展氫能應用新技術、新模式試點。
在物流運輸方面,以工程車和重卡為切入點,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氫燃料電池載貨車,鼓勵氫燃料電池重卡和加氫站配套在園區、港口等典型應用場景中的應用,開通“三一-湘潭”氫燃料電池汽車物流貨運線,實施現代物流業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應用示范。逐步開展氫燃料電池環衛車、工程車等專用車試點應用。加快國省干線、高速公路等重點路段加氫站建設,聯合岳陽、株洲等城市共建“城際氫能走廊”,建成湖南第一條“氫能城際交通專線”和“湖南氫能物流網”。
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