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李奇首先代表主辦方致辭。信息院和機工社作為新中國成立后設立的第一批國家級科技信息研究與出版傳媒機構,70年來始終緊跟時代、砥礪前行,實現了咨詢、出版、期刊、分銷、數字五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取得了業界矚目的成績。對于機工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發展,李奇總結為四條秘訣:一是由“一個基因、五個文化”構成的獨特文化體系;二是院社合一的體制優勢形成了良好的產品結構;三是始終堅持創新精神;四是集權與放權相結合的彈性管理機制。展望未來,李奇強調,當前機工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在繼承鞏固的基礎上繼續堅持融合創新,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以光影為紐帶,機工系列人文紀錄片《大雅扶輪》(第1集:初心—科技出版啟蒙者)的首映,拉開了本次紀念活動的序幕。影片回首了機工人走過的新中國科技情報與科技出版的奠基、開拓之路,全面展現了機工近年來融合創新發展的累累碩果,通過初心、匠心、恒心三個篇章,生動勾勒出機工求真務實的專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作為科技出版物的生產者、科技創新的傳播者和推動者,機工有力推動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我國機械工業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中國科技出版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據悉,《大雅扶輪》第二集:匠心—讓知識有用有趣,以及第三集:恒心—知識企業創世記,也將分別于12月21 日(周三)19:30和12 月 22 日(周四)19:30 在“九州云播”平臺首映。

在機工70周年頒獎環節,特別設立了“百佳作譯者”“十大版權合作方”“十大經銷商”“十大廣告客戶”和“十大戰略合作伙伴”五個獎項,以此致敬70年來與機工一路同行,攜手并進,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精品圖書出版銷售方面對機工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和無私幫助的優秀作譯者與合作伙伴。經過讀者推薦、基于相關數據和影響力進行提名審核與評選,最終推選出了100位獲獎個人和40家獲獎單位。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機械工業出版社總編輯郭銳宣讀了表彰決定,院社領導陳海娟、周寶東、石勇、林松、朱長福、范興國、繆立進分別宣讀了獲獎名單。
跟隨鏡頭,大家云端步入機工70周年主題展。展覽以“集知播識,科技報國”為主題,安排設計了三個部分:科技出版的開拓者、工程科技知識體系構建者、融合發展的探索者,精選近40套展品,全方位立體化呈現了機工為新中國科技情報與科技出版開拓奠基,多重業務協同共進,擁抱新技術,探索新業態,70年篤行不怠、艱苦奮斗實現的重大跨越。一張張圖片展板、一件件實物資料、一段段視頻影音,展覽回廊猶如時光隧道,全面展現機工70年踔厲奮進的歷史及近年來在融合創新發展方面的生動實踐。
整場活動主題鮮明、大氣恢宏,形式題材多樣、精彩紛呈,展現了新時代機工人開拓進取、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對新時代科技發展與信息出版事業的深情禮贊。
新時代使命崇高,任重道遠。70周年對于機工來說既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里程碑,也是團結進取、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機工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使命擔當,堅持品牌特色,發揮自身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強國和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胡靜,審核人:李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