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節能協會批準發布八項氫能系列檢測方法及采樣規程團體標準,其中六項由石科院氫源分析團隊牽頭制定,對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產品標準執行、氫氣生產與流通市場的質量管控與監督具有重要作用。
石科院牽頭制定的氫能檢測方法及采樣規程系列團體標準(T/CECA-G 0179-2022)
《氫氣中氦、氬、氮和烴類的測定 氣相色譜 - 熱導和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T/CECA-G 0180-2022)
《氫氣中含硫化合物、甲醛和有機鹵化物的測定 預濃縮 氣相色譜 - 硫化學發光和質譜檢測法》(T/CECA-G 0181-2022)
《氫氣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測定 氣相色譜 - 氦離子化檢測器法》(T/CECA-G 0182-2022)
《氫氣中無機鹵化物、甲酸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T/CECA-G 0183-2022)
《氫氣中痕量氣態雜質的測定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T/CECA-G 0184-2022)
氫源品質分析主要目標是對燃料電池性能有影響的痕量雜質的賦存情況進行管控,涉及氣相色譜、色質聯用技術、紅外光譜、離子色譜、電化學等多種分析手段。
中國節能協會是全國氫能標準化委員會(TC309)團體標準的歸口管理單位,本次團體標準的正式發布將為燃料電池車用氫氣品質監控提供更適合的分析方法,從而保障氫燃料電池性能,也為燃料電池車用氫氣品質保障體系建立和氫氣純化技術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石科院在牽頭制定的多項標準中提出了創新性解決方案,特別是自主設計的將預濃縮、色譜分離和雙通道檢測器集成的三位一體分析系統及試驗方法,實現了樣品一次進樣預處理即可同時測定超痕量的硫化物、甲醛和有機鹵化物等關鍵雜質,檢測下限分別達到 0.01 nmol/mol、1 nmol/mol 和 5 nmol/mol,該檢測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系列團體標準的檢測方法及采樣規程已用于不同工藝生產的燃料電池汽車氫氣質量檢測以及 2022 年北京冬奧會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質量保障監測工作中,具備了良好的應用基礎。
自 2019 年起,石科院在開展氫燃料電池、氫氣純化技術研發的同時,組建氫源品質分析實驗室及項目組,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石化 " 十條龍 " 攻關項目等多項課題。
憑借深厚的學科積淀和扎實的技術基礎,石科院氫源分析團隊解決了系列氫氣痕量雜質檢測時存在的問題,目前已開發實施的氫源品質分析體系包括針對 GB/T 37244-2018《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標準中燃料氫氣技術指標要求的所有 14 項雜質分析,并在國內首次實現從加氫站加氣槍口的氫氣高壓采樣。石科院氫能檢測實驗室也成為國內首家獲得 CMA 認證和 CNAS 認可的實驗室。
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