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道(文/劉春燕)2017年春天,豐田公司生產的氫能燃料電池巴士在東京市內投入公交運營。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推算,2022年內將有200多輛氫能公交車行駛在日本各地的公路上。
日本在氫能研發應用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17年日本政府即制定了《氫基本戰略》,確立了到2030年普及氫能源的行動計劃和具體數量目標。目前日本正穩步推進氫能技術研發,嘗試打造全球化氫能供應鏈,探索構筑氫能社會,力圖在氫能源領域占得技術與市場先機。
建設氫能社會,一個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且可以低價采購的氫氣。為了打造全球化的氫能源供應鏈,在日本政府資助下,川崎重工等各具優勢的行業巨頭于2016年聯手組建起專項研究機構——氫能供應鏈技術研究協會(HySTRA)。該項目計劃利用地球上煤化程度最低的褐煤制造氫氣,開發運輸、儲藏液化氫的實用技術并進行實證實驗,打造脫碳氫能供應鏈,并力爭在2030年左右實現氫能商業化。
2018年6月29日,在日本愛知縣的豐田元町工廠,兩名員工將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推向下一個工位。
記者去年曾在神戶機場島進行采訪調研,在那里看到全球第一艘為裝載運輸液化氫而誕生的實驗船舶安靜地停靠著。產自澳大利亞的液化氫氣正在被卸載、存儲,并用于神戶的氫能源電熱聯產實證實驗。
項目負責人川崎重工執行董事、氫戰略本部副部長西村元彥博士介紹說,在澳大利亞及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項目組將澳大利亞拉特羅布谷儲量豐富的褐煤進行氣化和氫氣精煉,同時將制氫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回收,在澳大利亞黑斯廷斯港完成了氫氣液化及儲存。
其后,川崎重工專為運輸液化氫而打造、儲運能力為1250立方米的“SUISO FRONTIER”遠洋運輸船將零下253攝氏度的液化氫運回日本,在神戶機場島通過特制的裝載臂系統完成超低溫卸載,將超低溫的液化氫轉移至碼頭的專用貯藏罐中。
在距離液化氫卸載碼頭約5公里的神戶港島,川崎重工和大型建筑公司大林組在2017年底建成日本首座氫能源熱電聯產系統(氫CGS)示范工廠,該廠負責進行以氫氣為能源實行電熱聯產、向城市公共設施同時提供電力和熱力實證實驗。工廠配套設備可以同時向周邊4個醫院和體育場等公共設施供電供熱。
今年6月,HySTRA正式宣布,項目組已經完成氫能制造-運輸-儲存-使用的全鏈條實驗,達成了“用從澳大利亞運來的氫能發電”的目標。HySTRA表示,項目組各成員為實現碳中和破解了一系列難題,這些探索對于打造氫能供應鏈、將海外生產的氫能用于日本國內發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氫能熱電聯產示范工廠今后還將通過與電力公司的協作,向社會設施更加聚集的更大范圍市區等導入氫能源熱電聯產系統,探索構筑氫能源城市的實裝模型。
西村元彥表示,為實現規模化的液化氫供應,項目組今后將從技術、運輸及安全性三個方面進一步開展技術研發及驗證,力爭在2025年完成商業化實證實驗,并于2030年達成氫能源供應鏈商業化目標。
整體來看,雖然日本仍面臨氫能源汽車價格過高、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較慢、氫能源價格依舊偏高等難關,但應該看到,日本在構筑氫能社會方面正扎實推進研發,并不斷取得進展。
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