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1日晚,天際股份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2.53億元,同比增長203.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5億元,同比增長7011.34%。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天際股份抓住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的良好市場機會,以8160噸的設計產能,完成9364噸的實際產量,比上年4602噸實際產量實現翻倍增長,凈利潤創公司上市以來年度最好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天際股份成立于1996年3月,于2015年5月上市,早期主要業務為陶瓷類燉煮類小家電生產銷售。上市一年后的2016年,天際股份斥資27億元收購鋰電池材料企業江蘇新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泰材料”)100%股權,形成小家電與鋰電池材料的主業格局。
天際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主要研發、生產六氟磷酸鋰、氟鋁酸鈉、氟化鹽系列產品等。電池聯盟注意到,去年下半年,新泰材料多次進行六氟磷酸鋰的擴產:
2021年6月23日晚,天際股份宣布,新泰材料擬與新華化工共同投資六氟磷酸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等產品生產項目,總投資額6億元。雙方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 “江蘇天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投資年產1萬噸六氟磷酸鋰,年產500噸新型電池電解液添加液劑等項目。
2021年7月18日,天際股份在公告中透露,近日,新泰材料與深圳比亞迪就長期供應六氟磷酸鋰事宜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具體供應數量為: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新泰材料向深圳比亞迪供應六氟磷酸鋰不少于3500噸;2023年供應3600-7800噸。
2021年7月25日晚間,天際股份發布公告稱,新泰材料與張家港國泰華榮、寧德國泰華榮就供應六氟磷酸鋰事宜簽訂《年度采購協議》。根據協議,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新泰材料需要向張家港國泰華榮、寧德國泰華榮供應不少于12000噸的六氟磷酸鋰;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根據新泰材料產能及實際生產情況,在原鎖定供應量的基礎上,新泰材料計劃再向二者供應不少于2400噸六氟磷酸鋰產品。
對于公司在鋰電材料方面的發展規劃,天際股份表示,公司積極擴大六氟磷酸鋰的生產產能,新建10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計劃2022年第二季度試生產,目前項目建設加緊進行中,設備已完成安裝、正在調試。
為提升六氟磷酸鋰產業技術與核心競爭力,新泰材料還將積極與科研所和高等院校在戰略層面上開展產、學、研業務合作模式,積極配合電池行業的技術更新,提升公司產品的生產工藝、品質,滿足市場及客戶對六氟磷鋰的供給需求。
此外,去年12月,天際股份披露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21.1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由新泰材料與瑞泰新材、寧德新能源共同出資設立的泰瑞聯騰3萬噸六氟磷酸鋰、6000噸高純氟化鋰等新型電解質鋰鹽及一體化配套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六氟磷酸鋰在2021年給天際股份帶來了18.34億元營業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達到81.44%。這也是天際股份實現“扭虧為盈”,且業績同比增長了70倍的原因。
鋰電池有四大關鍵材料,分別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約占到電解液總成本的43%。
六氟磷酸鋰化學式為LiPF6,為白色結晶或粉末,除了易溶于水,還溶于低濃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類等有機溶劑。六氟磷酸鋰是目前性能相對較好、使用量最多的電解質,主要應用于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及數碼、照明系列鋰電池等產品中。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高速增長,鋰電池市場需求隨之增長,帶動電解液材料市場需求不斷提升。2020年下半年以來,在市場需求迅速提升的同時,六氟磷酸鋰的供給較為緊張。天際股份2021年年報中提到,截至報告期末,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已由2020年11月的9.5萬元/噸左右上漲至55萬元/噸左右。
不過,材料價格的上漲并沒有對天際股份造成多大的影響。該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緊張影響,2021年度,公司六氟磷酸鋰3種主要原材料價格較2020年度大幅上漲,導致公司采購支出增加3億多元,但得益于公司六氟磷酸鋰產品市場銷售價格上漲,消化了主要原材料漲價的不利影響。
在市場看好的大背景下,去年以來,多氟多、天賜材料、九九久、永太科技、深圳新星等多家頭部廠商加快了擴張速度。天賜材料在近期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稱,公司規劃的六氟磷酸鋰產能已基本覆蓋至2024年的需求量。九九久科技也表示六氟磷酸鋰產品目前在手訂單充足穩定。
不過,由于六氟磷酸鋰項目投資強度大、擴產周期長,有效產能提升至少需要兩年左右時間,天際股份預計,未來兩年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的局面仍然存在。同時,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行業內頭部企業將獲得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圖片來源:veer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