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鋰電行業,充斥著三個關鍵詞:漲價、缺貨、分化。
本公眾號對這一輪材料價格上漲、電池供不應求引發的行業內卷和業績分化做了系列分析,包括:
去年10月《材料成本壓力分化,鋰電陷入價格博弈,新一輪洗牌加速》;
去年12月《鋰電開始內卷:供應鏈出現危機,利益格局加速分化》等。
鋰電池環節在上游材料價格普漲和下游供不應求的裹挾下,訂單飽滿,但普遍不賺錢,痛并快樂著。隨著出貨價格“勉強”上漲,產能逐漸釋放,這種矛盾似乎有所緩解,但又杯水車薪。
鋰電行業在內卷中,仍在艱難尋求新的平衡。
供應鏈持續緊張
目前,鋰電行業有效供應比較緊張,上游材料不僅漲價,個別還供應不足,而下游客戶漲價接受度又不敏感,因此矛盾比較突出,產業鏈上下游博弈明顯。
1月底,媒體傳言小鵬汽車因為寧德時代價格漲幅較大將在某新車型中主要使用欣旺達的電池,但后來小鵬汽車澄清會一如既往地選擇例如寧德時代這樣的實力供應商來成為核心合作伙伴。
不管怎樣,鋰電朋友圈脆弱的供應鏈關系已經擺在了臺面上,“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在這個背景下,無論是鋰電企業還是下游車廠,都在主動求變,謀求供應鏈的穩定性。
鋰電企業尤其是巨頭們,紛紛與上游供應商尤其是四大主材建立股權聯系或者形成戰略合作、簽訂長單采購協議,寧德時代、比亞迪和蜂巢能源等行業巨頭更是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自己的產業鏈“朋友圈”。
關于鋰電供應鏈的問題先前做了很多分析,這里不再累述。
業績明顯分化
上游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緊張,直接造成下游鋰電企業的毛利率出現分化,業績參差不齊。
A股比較典型的三家動力及儲能電池企業,比較能夠說明問題。
寧德時代2021年扣非后凈利潤預計120-140億元,同比增長181.38%-228.28%。
對比而言,孚能科技2021年扣非后凈利潤預計虧損11-14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02.80%-158.11%。
國軒高科未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但從三季報也可以窺見2021年度經營狀況。2021年前三季度,國軒高科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40%,扣非后凈利潤為-1.727億元。
盡管億緯鋰能、欣旺達、鵬輝能源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報,均同比增長,但目前沒有單獨的動力及儲能電池業務方面的數據,尚不清楚這塊業務的具體情況。
業績分化的主要原因,還是上游供應鏈的問題,材料成本壓力對下游鋰電企業的影響存在差別。
孚能科技在投資者交流中坦陳,“公司未來將通過戰略合作、投資入股等途徑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繼續加強”。
此外,過去一年多是鋰電池產能“大干快上”的階段,很多新增產能處于爬坡階段,生產經驗也有差異,良品率也有一個提升過程,這是導致現階段很多鋰電企業毛利率不足的另一個原因。
對比而言,寧德時代則要從容得多,在行業規模增長的同時能夠保證利潤的增長。寧德時代對于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的解釋便是,“2021年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售增長;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新建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公司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行業整體尋找最低合理毛利率
當前階段,對于鋰電企業而言,“市場份額”是宏觀戰略指標,而“毛利率”則是微觀經營指標。
對比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同期毛利率,寧德時代因供應鏈管理和規模效應抵消了材料成本上漲壓力,毛利率保持穩定,分別為27.41%和27.51%,但部分鋰電企業的毛利率在上游成本壓力沖擊下不同程度下滑,孚能科技從19.22%下降到0.54%,國軒高科從25.4%下降到18.3%。
任何行業或企業可以短期為了市場份額或客戶犧牲利潤,賠本賺吆喝,但不可持續,最終還是要回歸一個合理的毛利率。
當前部分鋰電企業的毛利率較低,業績更是出現不同程度虧損,這種現象注定難以普遍且長期存在。為此,鋰電企業開始紛紛醞釀漲價,以緩解上游成本壓力。
成本壓力開始向下游傳導,使得毛利率繼續變壞的空間不大,以保證行業正常運行。但不論怎樣緩解,鋰電行業目前整體很難有超額利潤,最終需要尋找一個合理的毛利率水平。
其一,在鋰電產能“大干快上”的背景下,產能逐漸釋放,甚至出現局部過剩,競爭將會更加慘烈,這個構成了鋰電行業競爭的大格局。同時,隨著產能規模釋放,產能利用率以及良品率還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利用率和良品率不高,還會進一步拖累企業業績。
其二,上游成本壓力暫時難以緩解,尤其是碳酸鋰、隔膜、銅箔等上游產能不足,短期注定稀缺,價格短期仍然居高不下,隔膜甚至還在進一步漲價。
其三,盡管目前鋰電池價格開始松動,向下游傳導,但動力電池下游汽車行業的成本控制壓力更大,議價空間很小;大型儲能電池作為生產資料,受投資回報模型的約束,議價空間也不大。只有用于消費類的小動力電池或者家庭儲能電池以及高端動力電池,議價空間相對大一些,但畢竟占比有限。
在上述背景下,鋰電行業的毛利率短期可能不至于變得更壞,但中長期也難言樂觀,行業要尋找一個最低合理毛利率。
換言之,毛利率不會更糟,但也不會很好。尋求并維持在一個最低合理水平,將是大概率。
寧德時代是一個另類,坐擁較高的穩定毛利率,主要原因:一是其抓住了行業最肥美的客戶及市場份額,二是規模效應,三是基于長期扎實經驗的產能利用率和良品率,四是供應鏈管理降低采購成本。
但是,對于鋰電行業其他國內企業而言,能夠擁有上述一點優勢就很不錯了,更何況寧德時代同時擁有上述四點優勢,而且絕對領先。所以其他鋰電企業面臨的毛利率壓力要大得多。
總體而言,鋰電行業正在面臨幾個客觀情況:一是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碳酸鋰、隔膜、銅箔等材料依然緊缺,不僅直接沖擊下游毛利率,還制約下游產能利用率;二是鋰電池價格開始松動,部分客戶接受一定程度漲價,適當緩解了上游成本壓力;三是鋰電產能逐漸釋放,競爭將更加激烈,固定資產折舊壓力開始顯現。
綜合這些因素,鋰電池毛利率應該不會變得更差,行業畢竟要正常運行,但如此背景下大部分鋰電企業很難有超額利潤,要尋找一個最低的合理毛利率水平。
在客戶資源及議價能力、產能利用率及良品率、供應鏈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毛利率注定不同,行業將繼續保持分化,甚至加劇,這些將在2022年得到體現。
(圖片來源:veer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