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22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影響碳排放根源在于能源結構,自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提出“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后,清潔能源得到加速發展。
清潔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及氫能等,電力行業是經濟運行基礎,國內電力行業能源依賴于煤炭,2021年在政策驅動下,風電、太陽能發電及水電發電份額超過了25%,總裝機量超過40%。而氫能主要應用于化工領域,在能源消費領域滲透較低,和其他清潔能源不同,形成了新的產業鏈條。
氫能源是所有能源中最為清潔的能源,得到全球各國的重點支持,國內也在大力發展氫能源,目前已有超過30個省市公布了氫能源產業規劃,涉及上中下游,產業鏈迎來投資風口。中國旭陽集團(01907)作為較早布局氫能及產業鏈的全球最大獨立焦炭生產商,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氫能源政策機遇,或超10萬億的規模市場
作為清潔能源,未來幾年,政策仍是驅動氫能源產業鏈蓬勃發展的核心?!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將氫能列入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重要領域,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2021年,氫能相關政策加速出臺,國家層面的就達到了30項。
上游制氫、中游儲運氫以及下游燃料電池應用等都有相關的政策出臺,也出臺了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多達30多個省市出臺的氫能產業規劃,全面支持產業鏈發展。根據規劃內容,大部分地區制定了龍頭扶持規劃及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規模,比如北京到2025年前,培育10-15家產業鏈龍頭,河北到2025年前,氫能示范車輛10000輛。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至少達到10%,產業鏈年產值約12萬億元。
面對規模超萬億元的藍海市場,各路大佬布局已全面鋪開,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兩大能源巨頭,其中中石化曾提到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眾所周知,加油站基本是由中石化及中石油建設的,加氫站加快布局意味著下游能源替換將得到加速,整個氫能鏈條迎來確定性的機會。
從上游制氫看,中國是制氫大國,每年產氫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制氫原料主要為化石燃料,各國能源稟賦不同,歐美國家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而中國則是煤炭,因此國內煤制氫占據主導,超過60%份額。而焦爐煤氣制氫相比其他制氫方式,成本低且碳排放量少,屬于清潔氫。

但中下游由于技術問題,氫能應用場景主要在化工領域,而市場龐大的交通及工業領域商業化程度低,提升空間非常大。目前成熟的氫能主流存儲方式為氣態存儲,但儲氫密度低及成本高,推廣有難度,固態儲氫技術尚處研發階段未實現商業化,運氫主要為長管拖車,管道運輸是未來方向,加氫站建設取決于儲運氫難題的解決。
交通領域是氫能源應用最具有前景的場景,截至2020年底,全球氫燃料汽車保有量突破三萬輛,2021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777輛和1586輛,同比增加48.2%和34.7%。目前國內氫能源汽車保有量未超過1萬輛,而根據國家早前規劃,到2030年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0萬輛的目標。
焦炭龍頭搶先布局,有望持續受資金追捧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國旭陽集團是全球焦炭龍頭,近幾年通過收購兼并、合資合作及運營管理服務模式不斷擴張生產規模,目前焦炭產能為1210 萬噸,公司規劃到2025年焦炭總加工量擴大至3000萬噸。該公司制氫原料充足,利用焦化產業副產品氫氣資源,2020年開拓制氫業務,2021年全產業鏈加速布局。
該公司已布局的氫能項目包括:定州園區一期氫能項目已于2020年7月投產,二期項目預計將于2022年5月投產;邢臺園區一期制氫及加氫撬裝站示范項目, 2022年1月底實現投產;另外還有多個地區的加氫站項目正在建設。根據該公司規劃,到2025年制氫規模達到66000kg/d,加氫站規模達到75座。

該公司采取焦爐煤氣制氫相比其他制氫方式有成本優勢,每立方米僅為0.7-1.0元,遠低于其他制氫工藝成本,且公司焦炭等原料充足,制氫的規模潛力很大。為了支持氫能業務發展,該公司于2020年12月,成立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作為總運營載體,旗下包括唐山、保定、定州、鄆城、呼和浩特及邢臺六個子運作平臺。
中國旭陽集團焦化和氫能保障基地布局與國家氫能集聚區高度一致,氫能業務作為獨立板塊單獨運作,說明公司對該業務的重視程度。該公司定州氫能業務已實現收入,但目前未單獨分錄,隨著規劃的有序投建,以及項目投產,收入將逐步顯現在報表上,形成新的增長點,驅動業績持續性增長。
該公司目前的業務劃分主要為焦炭焦化產品、精細化工產品、運營管理服務及貿易,焦炭業務貢獻了主要的收入和利潤,2020年以來焦炭產品量價齊升,驅動收入及盈利的不斷攀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及凈利潤分別增長121.4%和381.7%,毛利率創下新高,凈利率連續三年持續提升至9.2%。
實際上,除了焦炭業務,中國旭陽集團其他業務表現也很搶眼,精細化工產品及貿易在2021年均實現了高增長,在“碳中和”政策驅動下,各項業務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氫能業務。在大的趨勢下,該公司得到資金追捧,在過去的2021年漲幅近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層看好公司發展,控股股東Texson Limited及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總裁楊雪崗持續增持股份,各大投行也紛紛發布研報看好,包括安信國際證券及國泰君安證券等,其中安信給予該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為7.4港元,相比于目前價格,有57.1%的溢價空間,目前PE(TTM)僅為5.8倍明顯低估。
綜上,氫能源作為下一個投資風口,產業鏈已迎來布局良機,而中國旭陽集團具有搶先優勢,在上游制氫規模領先,已有項目投產,中下游規劃也逐步落實,疊加投并購擴張,有望最先受益于政策機遇。該公司各項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在業績+政策驅動下,有望持續獲得資金追捧,帶動估值提升。
(圖片來源:veer圖庫)